南澗中題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南澗中題原文

秋氣集南澗,獨游亭午時。
迴風一蕭瑟,林影久參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羈禽響幽谷,寒藻舞淪漪。
去國魂已遠,懷人淚空垂。
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誰為後來者,當與此心期。

詩詞問答

問:南澗中題的作者是誰?答:柳宗元
問:南澗中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答:柳宗元名句大全

柳宗元南澗中題書法欣賞

柳宗元南澗中題書法作品欣賞
南澗中題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深秋的寒氣聚集在南澗,中午時分我獨自遊覽。
迴環的秋風在澗中響起,碧樹的影子如吹洞簫似的搖晃。
初來這裡就像別有感觸,稍入深澗覺似忘了疲散。
在幽深的山谷響起像被系住的鳥兒叫聲,澗中的寒藻在漣漪中迴蕩。
夢裡總是魂游那已離開了的京城,懷念故人的淚水徒有悲傷。
孤獨的生活容易傷感,迷失道路才感到少有適合歸宿的地方。
究竟為什麼我會如此消沉,內心的苦悶彷徨自有自己知道原因。
將來遷謫到永州來的人,也一定能領略我此詩的衷腸。

注釋
南澗:地處永州之南,即《石澗記》中所指的“石澗”。
亭午:正午,中午。李白《古風》詩:“大車飛揚塵,亭午暗阡陌。”
蕭瑟(xiāo sè):秋風吹拂樹葉發出的聲音。
羈(jī):系住。
遠:一作“游”。
孤生:孤獨的生涯。
索寞:枯寂沒有生氣,形容消沉的樣子。
期(qī):約會。

詩文賞析


  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秋天,柳宗元遊覽永州南郊的袁家渴、石渠、石澗和西北郊的小石城山,寫了著名的《永州八記》中的後四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和《小石城山記》。這首五言古詩《南澗中題》,也是他在同年秋天遊覽了石澗後所作。南澗即《石澗記》中所指的“石澗”。石澗地處永州之南,又稱南澗。
  這首詩,以記游的筆調,寫出了詩人被貶放逐後憂傷寂寞、孤獨苦悶的自我形象。
  全詩大體分兩層筆墨。前八句,著重在描寫南澗時所見景物。時方深秋,詩人獨自來到南澗遊覽。澗中寂寞,仿佛秋天的肅殺之氣獨聚於此。雖日當正午,而秋風陣陣,林影稀疏,仍給人以蕭瑟之感。詩人初到時若有所得,忘卻了疲勞。但忽聞失侶之禽鳴於幽谷,眼見澗中水藻在波面上蕩漾,卻引起了無窮聯想。詩的後八句,便著重抒寫詩人由聯想而產生的感慨。詩人自述遷謫離京以來,神情恍惚,懷人不見而有淚空垂。人孤則易為感傷,政治上一失意,便動輒得咎。如今處境索寞,竟成何事?於此徘徊,亦只自知。以後誰再遷謫來此,也許會理解我這種心情。詩人因參加王叔文政治集團而遭受貶謫,使他感到憂傷憤懣,而南澗之游,本是解人煩悶的樂事,然所見景物,卻又偏偏勾引起他的苦悶和煩惱。所以蘇軾曾有評語說,“柳儀曹詩,憂中有樂,樂中有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引);認為“柳子厚南遷後詩,清勁紆徐,大率類此”(《東坡題跋》卷二《書柳子厚南澗詩》)。這是道出了柳宗元貶後所作詩歌在思想內容方面的基本特色的。
  清人何焯在所著《義門讀書記》中,也曾對此詩作過較好的分析。他說:“‘秋氣集南澗’,萬感俱集,忽不自禁。發端有力。‘羈禽響幽谷’一聯,似緣上‘風’字,直書即目,其實乃興中之比也。羈禽哀鳴者,友聲不可求,而斷遷喬之望也,起下‘懷人’句。寒藻獨舞者,潛魚不能依,而乖得性之樂也,起下‘去國’句。”他這種看法,既注意到了詩人在詩歌中所反映的思想情緒,又注意到了這種思想情緒在詩歌結構安排上的內在聯繫,是符合作品本身的實際的。“秋氣集南澗”一句,雖是寫景,點出時令,一個“集”字便用得頗有深意。悲涼蕭瑟的“秋氣”怎么能獨聚於南澗呢?這自然是詩人主觀的感受,在這樣的時令和氣氛中,詩人“獨游”到此,自然會“萬感俱集”,不可抑止。他滿腔憂鬱的情懷,便一齊從這裡開始傾瀉出來。詩人由“秋氣”進而寫到秋風蕭瑟,林影參差,引出“羈禽響幽谷”一聯。詩人描繪山鳥驚飛獨往,秋萍飄浮不定,不正使人仿佛看到詩人在溪澗深處躑躅徬徨、淒婉哀傷的身影嗎?這“羈禽”二句,雖然是直書見聞,“其實乃興中之比”,開下文著重抒寫感慨的張本。詩人以“羈禽”在“幽谷”中哀鳴,欲求友聲而不可得,比之為對重返朝廷之無望,因而使他要“懷人淚空垂”了。這詩寫得平淡簡樸,而細細體會,蘊味深長,“平淡有思致”。蘇軾稱讚此詩“妙絕古今”,“熟視有奇趣”,道出了它的藝術特色。
  (吳文治)

標籤:秋天

詩詞推薦

  • 促織

    杜甫唐代〕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草根吟不穩,床下夜相親。久客得無淚,放妻難及晨。悲絲與急管,感激異天真。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立秋

    劉翰宋代〕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長安晚秋

    趙嘏唐代〕雲物淒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鱸魚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新秋夜寄諸弟

    韋應物唐代〕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葉下,空齋歸思多。方用憂人瘼,況自抱微痾。無將別來近,顏鬢已蹉跎。
  • 秋月

    朱熹宋代〕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紅葉兩悠悠。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秋登萬山寄張五

    孟浩然唐代〕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飛逐鳥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酬劉柴桑

    陶淵明魏晉〕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養南疇。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命室
  • 秋浦感主人歸燕寄內

    李白唐代〕霜凋楚關木,始知殺氣嚴。寥寥金天廓,婉婉綠紅潛。胡燕別主人,雙雙語前檐。三飛四回顧,欲去復相瞻。豈不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李商隱唐代〕露如微霰下前池,月過回塘萬竹悲。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悠揚歸夢惟燈見,濩落生涯獨酒知。豈到
  • 早秋山中作

    王維唐代〕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谿守故籬。豈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草間蛩響臨秋急,山里蟬聲薄暮悲。寂寞
  • 長安秋望

    杜牧唐代〕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

    晏幾道宋代〕庭院碧苔紅葉遍,金菊開時,已近重陽宴。日日露荷凋綠扇,粉塘煙水澄職練。試倚涼風醒酒面,雁字來時,恰向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日三首

    秦觀宋代〕霜落邗溝積水清,寒星無數傍船明。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
  •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納蘭性德清代〕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教他珍重護風流。端的為誰添病也,更為誰羞。密意未曾休,密願難酬。珠簾四卷月當樓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初秋

    孟浩然唐代〕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謁金門(秋興)

    蘇軾宋代〕秋池閣。風傍曉庭簾幕。霜葉未衰吹未落。半驚鴉喜鵲。自笑浮名情薄。似與世人疏略。一片懶心雙懶腳。好教閒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江行無題一百首

    錢珝唐代〕傾酒向漣漪,乘流欲去時。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江曲全縈楚,雲飛半自秦。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鄉人。浦煙
  • 甘草子·秋暮

    柳永宋代〕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卻傍金籠共鸚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池上

    趙師秀宋代〕朝來行藥向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一樹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
  • 踏莎行·秋入雲山

    張掄宋代〕秋入雲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雲邊,黃花千點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
南澗中題原文_南澗中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