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廟

作者:溫庭筠 朝代:唐代

蘇武廟原文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
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台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詩詞問答

問:蘇武廟的作者是誰?答:溫庭筠
問:蘇武廟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蘇武廟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溫庭筠的名句有哪些?答:溫庭筠名句大全

溫庭筠蘇武廟書法欣賞

溫庭筠蘇武廟書法作品欣賞
蘇武廟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蘇武初遇漢使,悲喜交集感慨萬端;
而今古廟高樹,肅穆莊嚴久遠渺然。
羈留北海音書斷絕,頭頂胡天明月;
荒隴牧羊回來,茫茫草原已升暮煙。
回朝進謁樓台依舊,甲帳卻無蹤影;
奉命出使加冠佩劍,正是瀟灑壯年。
封侯受爵緬懷茂陵,君臣已不相見;
空對秋水哭吊先皇,哀嘆逝去華年。

注釋
蘇武:漢武帝時出使匈奴被扣多年,堅貞不屈,漢昭帝時始被迎歸。
“雲邊”句:漢要求蘇武回國,匈奴詭言武已死。後漢使至,常惠教漢使向單于說,漢帝射雁,於雁足得蘇武書,言其在某澤中,匈奴才承認蘇武尚在。雁斷:指蘇武被羈留匈奴後與漢廷音訊隔絕。胡:指匈奴。
隴上句:指蘇武回國後,羊仍回原處。隴:通“壟”,隴關。這裡以隴關之外喻匈奴地。
甲帳:據《漢武故事》記載: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帳。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帳”意指漢武帝已死。
冠劍:指出使時的裝束。丁年:壯年。唐朝規定二十一至五十九歲為丁。
茂陵:漢武帝陵。指蘇武歸漢時武帝已死。封侯:蘇武持節歸來,漢宣帝賜他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逝川:喻逝去的時間。語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這裡指往事。

詩文賞析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兩句分點“蘇武”與“廟”。第一句著筆就寫蘇武突然見到漢使,得知他已經獲釋可以回國時悲喜交加的激動心情。漢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漢使到匈奴後,得知蘇武尚在,乃詐稱漢朝皇帝射雁上林苑,得蘇武系在雁足上的帛書,知武在某澤中,匈奴方才承認,並遣武回國。首句是想像蘇武初次會見漢使時的情景。蘇武在異域渡過漫長歲月,歷盡艱辛,驟然見到來自漢朝的使者,表現出極為強烈、激動、複雜的感情。這裡有辛酸的追憶,有意外的驚愕,悲喜交加,感慨無窮,種種情緒,一時奔集,難以言狀,難以禁受。詩人以“魂銷”二字概括,筆墨精煉,真切傳神,“魂銷”二字栩栩如生地描繪出蘇武當時內心與外在的的的非常情態,深刻地顯示出其思國若渴的愛國精神,這句是蘇武生前事跡的一個特寫鏡頭。第二句由人到廟,由古及今,描繪眼前蘇武廟景物。“古祠高樹”,寫出蘇武廟蒼古肅穆,渲染出濃郁的歷史氣氛,寫蘇武廟中的建築與古樹本是無知物,它們都不知道蘇武生前所歷盡的千辛萬苦,更不了解蘇武堅貞不屈的價值,寄寓了人心不古、世態炎涼的感嘆。透露出詩人崇敬追思之情。李白《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茫然即渺然久遠之意。古祠高樹兩茫然,是說祠和樹都年代杳遠。這就為三、四兩句轉入對蘇武當年生活的追思緬想創造了條件。

“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描繪的是兩幅畫,是用逆挽法來追憶蘇武生前的苦節壯舉,懷念蘇武崇高的愛國精神。上一幅是望雁思歸圖。在寂靜的夜晚,天空中高懸著一輪帶有異域情調的明月。望著大雁從遙遠的北方飛來,又向南方飛去,一直到它的身影逐漸消失在南天的雲彩中。這幅圖畫,形象地表現了蘇武在音訊隔絕的漫長歲月中對故國的深長思念和欲歸不得的深刻痛苦,不僅敘出了蘇武被流放北海時與國音訊斷絕的史實,而且表現出蘇武只要一息尚存就念念不忘故園,每天希望鴻雁傳書於國、直盼到月上中天的愛國忠心。這句主要寫蘇武思國的心境。下一幅是荒塞歸牧圖。在昏暗的傍晚,放眼遠望,只見籠罩在一片荒煙中的連天塞草,和丘隴上歸來的羊群,主要寫他胡地牧羊時環境的艱辛、荒涼,表現出貧賤不能移其愛國之志的胸懷。這幅圖畫,形象地展示了蘇武牧羊絕塞的單調、孤寂生活,概括了幽禁匈奴十九年的日日夜夜,環境、經歷、心情相互交觸,渾然一體。頷聯兩句是從廣闊的空間角度來寫蘇武留胡時內心與外在動態、環境。

“回日樓台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兩句寫蘇武“回日”所見所感,從相隔迢遙的時間的角度上寫蘇武出使和歸國前後的人事變換。第一句句說蘇武十九年後歸國時,往日的樓台殿閣雖然依舊,但武帝早已逝去,當日的“甲帳”也不復存在,流露出一種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隱含著對武帝的追思。史載蘇武“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李陵《答蘇武書》中也有“丁年(壯年)奉使,皓首而歸”之句。第二句說回想當年戴冠佩劍,奉命出使的時候,蘇武還正當壯盛之年。“甲帳”、“丁年”巧對,向為詩評家所稱。此聯先說“回日”,後述“去時”,詩評家稱之為“逆挽法”,認為可以“化板滯為跳脫”(沈德潛《唐詩別裁》)。其實,由“回日”憶及“去時”,以“去時”反襯“回日”,更增感慨。蘇武出使是漢武帝為之賜節餞行,他自己那時也正在壯年,可是歸漢之“回日”,漢室江山雖然依舊,然而人事卻迥然有異於前了,這裡面包含了極其深沉的感。“回日”句是寫朝廷人事的變更,“去時”暗示了蘇武個人生命歷程的轉換,兩句通過對時間轉換的形象描繪,顯示了蘇武留胡時間之長,讀者從此也可以想像到十九年中蘇武所經受的磨難之多。

“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二句謂蘇武歷經生死苦難而不失漢節,回來後竟不得封侯,只能空向秋波悲嘆年華已逝,表露出作者對刻薄寡恩的天子的深沉怨恨。末聯集中抒寫蘇武歸國後對武帝的追悼。漢宣帝賜蘇武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武帝已經長眠茂陵,再也見不到完節歸來的蘇武封侯受爵了,蘇武只能空自面對秋天的流水哭吊已經逝去的先皇。史載李陵勸降時,蘇武曾說:“武父子之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回國後,昭帝“詔武奉一大牢謁武帝園廟”。這種故君之思,是融忠君與愛國為一體的感情。最後一筆,把一個帶著歷史局限的愛國志士的形象,更真實感人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晚唐國勢衰頹, * 尖銳。表彰民族氣節,歌頌忠貞不屈,心向故國,是時代的需要。杜牧《河湟》詩云:“牧羊驅馬雖戎服,白髮丹心盡漢臣。”溫庭筠這首詩,正塑造了一位“白髮丹心”的漢臣形象。

標籤:唐詩三百首寫人懷古

詩詞推薦

  • 閒情賦

    陶淵明魏晉〕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盪以思慮,而終歸閒正。將以抑流宕之邪心,
  • 西湖晤袁子才喜贈

    趙翼清代〕不曾識面早相知,良會真誠意外奇。才可必傳能有幾,老猶得見未嫌遲。蘇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鬢有絲。一個
    蘇武廟原文_蘇武廟的賞析_古詩文
  • 漢武

    楊億宋代〕蓬萊銀闕浪漫漫,弱水迴風欲到難。光照竹宮勞夜拜,露漙金掌費朝餐。力通青海求龍種,死諱文成食馬肝。待詔
    蘇武廟原文_蘇武廟的賞析_古詩文
  •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李商隱唐代〕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斑騅
  • 詠三良

    柳宗元唐代〕束帶值明後,顧盼流輝光。一心在陳力,鼎列夸四方。款款效忠信,恩義皎如霜。生時亮同體,死沒寧分張。壯軀
  • 酒德頌

    劉伶魏晉〕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以萬期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
  • 山石

    韓愈唐代〕山石犖确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鋪床
  •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唐代〕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
  • 水龍吟·壽梅津

    吳文英宋代〕杜陵折柳狂吟,硯波尚濕紅衣露。仙桃宴早,江梅春近,還催客句。宮漏傳雞,禁門嘶騎,宦情熟處。正黃編夜展
  • 菩薩蠻

    溫庭筠唐代〕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
  • 木蘭花/玉樓春

    秦觀宋代〕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西樓促坐酒杯深,風壓繡簾香不捲。玉纖慵整銀箏雁。紅袖時籠金鴨暖。歲華
    蘇武廟原文_蘇武廟的賞析_古詩文
  •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宋代〕西山通虎穴,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蘇武廟原文_蘇武廟的賞析_古詩文
  • 涼思

    李商隱唐代〕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永懷當此節,倚立自移時。北斗兼春遠,南陵寓使遲。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
    蘇武廟原文_蘇武廟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香靨凝羞一笑開

    秦觀宋代〕香靨凝羞一笑開,柳腰如醉暖相挨,日長春困下樓台。照水有情聊整鬢,倚欄無緒更兜鞋,眼邊牽繫懶歸來。
    蘇武廟原文_蘇武廟的賞析_古詩文
  •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清代〕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
  • 沉醉東風·維揚懷古

    湯舜民〔元代〕錦帆落天涯那答,玉簫寒、江上誰家?空樓月慘淒,古殿風蕭颯。夢兒中一度繁華,滿耳濤聲起暮笳,再不見看花
    蘇武廟原文_蘇武廟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高適唐代〕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青楓江上秋天遠,白帝城邊古木疏。新地
    蘇武廟原文_蘇武廟的賞析_古詩文
  • 闕題

    劉昚虛唐代〕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 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代〕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蘇武廟原文_蘇武廟的賞析_古詩文
  • 駕出北郭門行

    阮瑀魏晉〕駕出北郭門,馬樊不肯馳。下車步踟躕,仰折枯楊枝。顧聞丘林中,噭噭有悲啼。借問啼者出,何為乃如斯?親母
蘇武廟原文_蘇武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