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公戒飭守臣

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鄭莊公戒飭守臣原文

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於許。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鄭師畢登。壬午,遂入許。許莊公奔衛。齊侯以許讓公。公曰:“君謂許不共,故從君討之。許既伏其罪矣。雖君有命,寡人弗敢與聞。”乃與鄭人。

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曰:“天禍許國,鬼神實不逞於許君,而假手於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億,其敢以許自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糊其口於四方,其況能久有許乎?吾子其奉許叔以撫柔此民也,吾將使獲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沒於地,天其以禮悔禍於許,無寧茲許公復奉其社稷,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如舊昏媾,其能降以相從也。無滋他族實逼處此,以與我鄭國爭此土也。吾子孫其覆亡之不暇,而況能禋祀許乎?寡人之使吾子處此,不惟許國之為,亦聊以固吾圉也。”乃使公孫獲處許西偏,曰:“凡而器用財賄,無置於許。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於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孫日失其序。夫許,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

君子謂鄭莊公“於是乎有禮。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可謂知禮矣。”(序民人 一作:序人民)

詩詞問答

問:鄭莊公戒飭守臣的作者是誰?答:左丘明
問:鄭莊公戒飭守臣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鄭莊公戒飭守臣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問:左丘明的名句有哪些?答:左丘明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魯隱公十一年秋天七月,魯隱公會合齊侯、鄭伯討伐許國。初一這一天,三國的軍隊逼近許國城下。潁考叔舉著鄭國的蝥弧旗,首先登上了城牆,子都(鄭大夫,公孫閼)從下面射他,潁考叔跌下來死了。瑕叔盈又舉起蝥弧爬上城牆,揮舞旗幟並呼喊道:“我們國君登城啦!”鄭國的軍隊全部登上城牆。初三這一天,便攻入許國。許莊公逃到衛國去了。齊侯要把許國讓給魯隱公。魯隱公說:“您說許國不交納貢物,又不履行諸侯的職責,所以跟隨您討伐它。現在許國已經受到應有的懲罰了,雖然您有命令,我也不敢參與這事的。”於是就把許國給了鄭莊公。
  鄭莊公讓許國大夫百里侍奉許莊公的弟弟許叔住在許國的東部邊邑,對他說:“上天降禍給許國,鬼神也不滿意許君,所以借我的手來懲罰他,我有少數的幾個同姓臣子,尚且不能同心協力,哪裡還敢拿打敗許國作為自己的功勞呢?我有個弟弟(共叔段),還不能和睦相處,致使他到處流浪,在四方奔走寄食,又怎么能長久占有許國呢?你侍奉許叔安撫這裡的百姓,我將派公孫獲來幫助你。如果我能得到善終而長眠於地下,上天施恩,懊悔前日對許的降禍,難道許公就不能再來掌管他的國家?只是我們鄭國請求時,希望相親相近像老親家一樣,能屈尊降貴答應我們。
  千萬不要助長他族,使他族逼近、居住在這裡,來和我鄭國爭奪這地方。如果那樣,我的子孫連自己挽救鄭國自己的危亡都無暇照顧,又怎能祭祀許國的山川呢?我之所以讓你住在這裡,不單是為許國著想,也藉以鞏固我們鄭國的邊防啊。”
  於是又派公孫獲駐紮在許國西部邊境,對他說:“凡是你的器物錢財,不要放在許國。我死了,你就馬上離開許國!先君是新近在這裡建成都邑,眼看周王室的地位權力一天天衰微,周的子孫也一天天的失掉所繼承的祖先功業。許國是太岳後代。上天既然厭棄周朝的氣運了,我們是周的子孫,怎么能和許國相爭呢?”
  君子認為:“鄭莊公在這件事上是符合禮制的。禮制,是可以治理國家,穩定政權,安撫百姓,並有利於後世子孫的。許國不守法度就去討伐它,伏罪了就寬恕它,度量自己的德行去處理問題,估量自己的實力去行事,看清形勢而後行動,不連累後人,可以說是知禮了。”

注釋
公︰魯隠公。齊侯︰齊僖公。鄭伯︰鄭莊公。
許︰國名,在今河南許昌縣。
傅:同附,靠近。蝥弧︰旗名。
子都︰鄭國大夫。子都與潁考叔有爭車之怨,故射之以報怨。
瑕叔盈︰鄭國大夫。
共︰同“供”。
百里︰許國大夫。
許叔︰許莊公之弟。
父兄:父老兄弟。指同姓臣子。共億:相安無事。
吾子:二人談話時對對方的敬稱。
獲︰指鄭國大夫公孫獲。
昏媾︰昏通婚,婚姻;結親。
禋祀︰祭天神之禮。
圉︰邊境。
亟:急切。
而︰代詞,你;你的。
賄︰貨財。金玉稱貨,布帛稱賄。
乃︰汝;你。
序︰同“緒”,前人的功業。
大岳︰傳說堯舜時的四方部落首領。
胤︰後嗣。
經︰治理。

詩文賞析

鄭莊公是個成功的政治家,文治武功都很有一套,在紛爭多變的國際爭鬥中,鄭莊公通謀略,精權變,善外交,將鄭國經營的顯赫一時。追求強勢人生,鄭莊公的一生無疑是強勢的,因此他成了春秋霸主。同時他又是知禮的,因此他重用高渠彌,最終導致了鄭國國勢由盛轉衰,令人唏噓。不管如何,強勢人生的觀念值得推崇,活一天就要進取一天。

春秋時期,與鄭國毗鄰的地區有箇中原之中的小國,叫做許國。許國是被周朝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屬於五等諸侯男爵。相傳許國與齊國共一個祖先,都是上古堯舜時期的四岳伯夷之後,許國的始祖為許文叔。

平王東遷,許國也是堅定的擁立者之一,因而東周初年,甫侯申伯為王賢相,齊、許列為諸侯,霸於中國。然而,好景不長。自東周遷都以來,王室勢頹,恃強凌弱,巧取豪奪成了國與國之間的家常便飯,諸侯連周王室都不放在眼裡,更遑論其座下的犬馬小國。

由於許國地處中原要衝,四周虎狼環伺,豪強林立,作為一個弱小國家,只好依附列強,夾縫求生,比如齊強時附齊,楚盛時附楚,晉來時歸晉。但是即便如此,北方的鄭國仍然對許國虎視眈眈。

鄭國的國君名叫寤生,寤生又號鄭莊公,鄭莊公乃是著名的春秋一小霸。同時鄭莊公也可謂春秋時期最老謀深算的野心家。東周初年,他便借周平王東遷之機,一度相繼滅掉對他有恩的虢國和檜國,接下來鄭國把自己的戰略打擊目標定為許國,弱小的許國,很快就淪落成為鄭國欲與吞食的一塊肥肉。

這篇古文記載的正是鄭莊公攻克許都之後,對留守許地的臣子所作的兩次訓戒,這篇訓戒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由這段戒飭之詞實在是不難看出,鄭莊公其人之精明能幹,以及他為政的深謀遠慮。

歷史上歷來對鄭莊公的評價莫衷一是,不過後來的許多正人君子們讀到這一段歷史,無不認為:“鄭莊公在這件事情上是有禮數的。而遵行禮制,不僅有利於治理國家,鞏固社稷,更有利於子孫後代。許國不守法度就討伐它,伏罪之後就饒恕它,度量自己的德行去處理問題,根據自己的能力來為人處事,儘可能的不連累後人,可以說是知禮了。”

標籤:古文觀止歷史

詩詞推薦

  • 獲麟解

    韓愈唐代〕麟之為靈,昭昭也。詠於《詩》,書於《春秋》,雜出於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也。  然麟之為
  • 桐葉封弟辨

    柳宗元唐代〕古之傳者有言:成王以桐葉與小弱弟戲,曰:“以封汝。”周公入賀。王曰:“戲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戲。
  • 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韓愈唐代〕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士,屢不得志於有司,懷抱利器,鬱郁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鄭莊公戒飭守臣原文_鄭莊公戒飭守臣的賞析_古詩文
  • 宮之奇諫假道

    左丘明先秦〕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一之謂甚,
  • 吳許越成

    左丘明先秦〕吳王夫差敗越於夫椒,報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於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以行成。   吳子將
  • 晁錯論

    蘇軾宋代〕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強為
  • 贈黎安二生序

    曾鞏宋代〕趙郡蘇軾,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余,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安生攜
  • 外戚世家序

    司馬遷兩漢〕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興也以塗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興
  • 宋玉對楚王問

    宋玉先秦〕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  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
  • 歸去來兮辭·並序

    陶淵明魏晉〕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 義田記

    錢公輔宋代〕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鹹施之。  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
  • 滑稽列傳

    司馬遷兩漢〕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
  • 論貴粟疏

    晁錯兩漢〕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
  • 里革斷罟匡君

    佚名先秦〕宣公夏濫於泗淵,里革斷其罟而棄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蟄發,水虞於是乎講罛罶,取名魚,登川禽,而嘗之
  • 上樞密韓太尉書

    蘇轍宋代〕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吾善養吾
  • 種樹郭橐駝傳

    柳宗元唐代〕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
  • 送石處士序

    韓愈唐代〕河陽軍節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度之三月,求士於從事之賢者。有薦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
  • 莊辛論幸臣

    佚名先秦〕“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
  • 展喜犒師

    左丘明先秦〕夏,齊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於展禽、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 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
  • 唐雎說信陵君

    佚名先秦〕信陵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趙王自郊迎。  唐雎謂信陵君曰:“臣聞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
    鄭莊公戒飭守臣原文_鄭莊公戒飭守臣的賞析_古詩文
鄭莊公戒飭守臣原文_鄭莊公戒飭守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