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荊溪阻雪

作者:蔣捷 朝代:宋代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閒影,冷清清,憶舊遊。
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詩詞問答

問:梅花引·荊溪阻雪的作者是誰?答:蔣捷
問:梅花引·荊溪阻雪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蔣捷的名句有哪些?答:蔣捷名句大全

蔣捷梅花引·荊溪阻雪書法欣賞

蔣捷梅花引·荊溪阻雪書法作品欣賞
梅花引·荊溪阻雪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白鷗棲落水濱,默然地望著我,好似在問:夜泊溪畔是被風雪所阻,不得以停泊;還是無所去處,情願留下?若是愉悅心留,又為了何事眉頭緊鎖?江風拍打著船窗的小簾,燈影兒搖曳不休。孤處江舟,只有身影為伴,對著孤影,不禁懷念起與舊友歡聚和悠遊的情景。
昔日一同悠遊的舊友,今日又在哪裡?回想當時,樓外一片盎然春色,相攜漫步錦簇的花叢中。湖中綠波蕩漾,繫舟在堤邊的柳樹下。夢啊,夢啊,在夢中卻難尋舊遊,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艙外飛雪漫天,凝望濃密的陰雲,任憑飛雪落在身上,浸透了棉衣。都說沒有人似我一般愁,今夜飛雪,有梅花似我一般愁。

注釋
身留:被雪所阻,被迫不能動身而羈留下來。
心留:自己心裡情願留下。
舊遊:指昔日漫遊的伴友與游時的情景。
漠漠:濃密。
黃云:指昏黃的天色。高適曾有詩“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木棉裘:棉衣。

詩文賞析

荊溪(在今江蘇南部)是作者蔣捷的家鄉,可謂詞人行蹤的一個見證。他曾多次經此乘舟外行或歸家,而這首《梅花引》正是他在途中為雪困,孤寂無聊之際,心有所感而寫成的詞作,以表達當時的惆悵情懷。詞中以悠揚的節奏、活潑的筆調,在冷清的畫面上,織進了熱烈的回憶和灑脫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個清妍瀟灑的藝術境界。它即興抒情,旋律自由又富於幻想,吟誦起來,給人的感受,如同欣賞一支優美的隨想曲。清代詞評家劉熙載對此詞推崇備至,曾稱之為“長短句之長城”。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樂意羈留,“身留”是出於被迫。詞的起筆就很不落俗。既沒有描繪雪景,又沒有直敘受阻,而是幻想出一隻擬人化的白鷗來設問。白鷗棲息水濱,形象飄逸,出現在荊溪泊舟的背景中,顯得十分和諧。這裡藉助白鷗,構思已屬新穎,而它的問法,尤為巧妙。它將孤舟主人的停泊究竟是被迫的還是自願的這個問題,極其簡明地用“是身留,是心留”來概括。第一步先作一個選擇式的詢問,第二步緊接著又用“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來反問。似乎它已經看出苗頭,但仍避免作出判斷。這種表現方法,較之作者在《喜遷鶯·金村阻風》中,“風濤如此,被閒鷗誚我,君行良苦”的寫法,雖然同樣都藉助了白鷗,卻顯得更俏皮而又有迂迴之趣。這樣,一起筆就用空靈的筆墨,虛筆側寫,揭示了孤舟受阻這一題旨,還為通篇的結構──時而寫“身留”,時而寫心未留──提供了線索。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閒影,冷清清,憶舊遊。”這幾句,承上文,寫身留,描繪了孤舟中的冷清。在筆法上,從前面的虛筆側寫,轉為實筆正寫。作者發揮了鍊字的功夫,通過“拍”字、“舞”字,寫出了寒風吹襲下,艙簾掀打和燈焰閃爍的動態,突出了一個“冷”字;又用“對”字、“閒”字,刻劃了他對著緘默的身影孤寂地發愣的靜態,突出了一個“孤”字。在這一動一靜之中,渲染了冷清寂寞的氣氛。又用“冷清清”一句,予以點破,兼指環境和心境。人們在孤寂的時候,往往會自然地懷念起舊日的朋友。正是這種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主人公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歡聚,因而逗引出“憶舊遊”的思緒。

這首詞中的過片以“舊遊舊遊今在否”這句內心獨白,遙承起筆中對主人公並非“心留”的提示,同上片的“憶舊遊”相銜接,具體表現了他的心理活動。隨著懷念舊友的思緒,作者把筆墨揮灑開去,以“花外樓,柳下舟”兩句,揭出了同眼前的冷清相對照的另一番境界。句中在“花”“柳”這兩個嬌艷字眼兒的點染下;再現了與故友同游的美好回憶:在春意盎然的花紅柳綠之中,他們乘舟蕩漾、樓台逗留。這個“柳下舟”的“舟”字,同起筆中的“泊孤舟”相呼應,表明主人公的這一回憶,是由於“泊孤舟”的冷清所引起的。寫到這裡,作者突然調轉筆鋒,寫出了“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三句,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折,把剛剛盪開去的境界忽地又收攏回來。原來是,美好的回憶,引來他尋夢的渴望,而一再地努力入夢卻沒有成功。句中“夢也夢也”的重疊,就表現了他尋夢的努力。好夢難尋,終於重新墜入冷清的現實──只見荊溪寒水空自流。這一跌一盪的筆下波瀾,反映了主人公翻騰的思緒,也通過鮮明的對比,進一步揭示了他被迫滯留中的惆悵心情。

“漠漠黃雲,濕透木綿裘”兩句,再次回到了對“身留”的描寫。從“濕透”兩個字,讀者可以悟出,主人公尋夢不成,已經踱到甲板上,佇立很久。他不顧漫天的飛雪,凝視著“漠漠”密布的陰雲,聽任身上的木綿襖被雪水浸透。他何以這樣出神呢?

“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結尾表明,他陷入了深沉的愁思。直到終篇,才畫龍點睛地道破了“愁”和“雪”。明明是作者──主人公在愁思,他卻憑空拈出一個“都道”來,假託別人來說。表面上是先抑後揚,也就是先借他人把自己放到了最愁的,“無人愁似我”的境地,再後轉來,拉出幻想中的愁雪的梅花來作伴,似乎是自己的境地還不是唯一最可悲的。實際上是愁話淡說,聊以 * 。句中把“愁似我”的句子成分加以顛倒,再重複使用,用意也在加強上述“抑揚”的效果。最後一句“有梅花,似我愁”尤其是表現了作者的豐富的想像力和灑脫的胸襟的神來之筆。梅花這一高潔的形象,還使讀者聯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後,以有為之年隱居不仕的經歷,進而從他那故作放達的語調中,感覺到他縈繞於懷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阻雪也許不過是一劑觸媒吧?

全詞流動自然。以發問取頭,未待回答,卻已氣勢凌人。詞中後多用短句,使節奏感極強,音響較為清越。全詞以抒情為主,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氣宇軒昂。結尾用“雪”字才點出文眼,是作者故意使然,蓋讓人讀起來一氣貫注也。古人評論蔣捷的詞,曾說它:“語語纖巧,字字妍倩”(毛晉語),又說它“洗鍊縝密,語多創穫”(劉熙載語)。從這首《梅花引》看來,他們確實是道出了它的清妍之美。

標籤:孤獨懷念友人

詩詞推薦

  • 思舊賦

    向秀魏晉〕余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後各以事見法。嵇博綜技藝,於絲
  • 一寸金·秋感

    吳文英宋代〕秋壓更長,看見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搖落,寒蛩滿地,參梅吹老,玉龍橫竹。霜被芙蓉宿。紅綿透、尚欺暗燭。年
  • 送韓侍御之廣德

    李白唐代〕昔日繡衣何足榮,今宵貰酒與君傾。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 沁園春·送李御帶珙

    李曾伯宋代〕餞稅巽甫。唐入以處士辟幕府如石、溫輩甚多。稅君巽甫以命士來淮幕三年矣,略不能挽之以寸。巽甫號安之,如
  • 七夕曲

    王建唐代〕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拋梭振鑷動明璫,為有秋期眠不足。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流蘇
  • 寒食日重遊李氏園(一作林)亭有懷

    韓偓唐代〕往年同在鸞橋上,見倚朱闌詠柳綿。今日獨來香徑里,更無人跡有苔錢。傷心闊別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料得
  •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魏晉〕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

    李清照宋代〕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長安清明

    韋莊唐代〕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遊人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夜宿七盤嶺

    沈佺期唐代〕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傷桃源薛道士

    劉禹錫唐代〕壇邊松在鶴巢空,白鹿閒行舊徑中。手植紅桃千樹發,滿山無主任春風。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桐葉晨飄蛩夜語

    陸游宋代〕桐葉晨飄蛩夜語。旅思秋光,黯黯長安路。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江海輕舟今已具。一卷兵書,嘆息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贈人

    李群玉唐代〕曾留宋玉舊衣裳,惹得巫山夢裡香。雲雨無情難管領,任他別嫁楚襄王。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於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龍明代〕青楓颯颯雨淒淒,秋色遙看入楚迷。誰向孤舟憐逐客?白雲相送大江西。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宿水口

    佚名宋代〕斷虹遠飲橫江水,萬山紫翠斜陽里。系馬短亭西,丹楓明酒旗。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鴻去。又是月黃昏,寒燈人閉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溪居

    柳宗元唐代〕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朱敦儒宋代〕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柳宗元唐代〕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京口得鄉書

    蘇軾宋代〕雨後春容清更麗。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一紙鄉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箇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唐代〕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
梅花引·荊溪阻雪原文_梅花引·荊溪阻雪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