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別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垂老別原文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乾。
男兒既介冑,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詩詞問答

問:垂老別的作者是誰?答:杜甫
問:垂老別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垂老別是什麼體裁?答:樂府
問: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四野的戰爭還沒得到安平,我已經老了卻得不到安寧。
子孫們在戰場上盡都殉難,兵荒馬亂又何需老命苟全。
扔掉拐杖出門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為我流淚辛酸。
慶幸牙齒完好胃口還不減,悲傷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
男兒既披戴盔甲從戎征戰,也只好長揖不拜辭別長官。
聽到老伴睡路上聲聲哀喚,嚴冬臘月仍然是褲薄衣單。
明知道死別最後一次見面,貧賤夫妻怎么不憐她饑寒。
今朝離去永不能回返家園,猶聽她再三勸我努力加餐。
土門關深溝高壘防守堅嚴,杏園鎮天險足恃偷渡實難。
形勢變不比當年鄴城之戰,縱然是死去時間也有寬限。
人生世上都有個離合悲歡,哪管你饑寒交迫衰老病殘!
想以前少壯年 * 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躕長吁短嘆。
普天下應徵入伍戒備森嚴,戰爭的烽火已瀰漫了崗巒。
屍骸積山一草一木變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紅遍。
戰火遍地何處覓人間樂園,勤王殺敵又豈敢猶豫盤桓。
毅然地拋棄茅棚奔赴前線,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斷肺肝!

注釋
四郊:指京城四周之地。
垂老:將老。
焉用:猶哪用。身獨完:獨自活下去。完,全,即活。
投杖:扔掉拐杖。
骨髓乾:形容筋骨衰老。
介冑:猶甲冑,鎧甲和頭盔。
長揖: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上官:指地方官吏。
歲暮:年底。
孰知:即熟知,深知。
加餐:多進飲食。
土門:即土門口,在今河陽孟縣附近,是當時唐軍防守的重要據點。壁:壁壘。
杏園:在今河南汲縣東南,為當時唐軍防守的重要據點。
勢異:形勢不同。
豈擇:豈能選擇。端:端緒、思緒。
遲回:徘徊。竟:終。
被岡巒:布滿山岡。
丹:紅。流血多,故川原染紅。
盤桓:留戀不忍離去。
蓬室:茅屋。
塌然:形容肝腸寸斷的樣子。摧肺肝:形容極度悲痛。

詩文賞析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中,唐軍於鄴城兵敗之後,朝廷為防止叛軍重新向西進擾,在洛陽一帶到處征丁,連老翁老婦也不能倖免。《垂老別》就是抒寫一老翁暮年從軍與老妻惜別的苦情。

一開頭,詩人就把老翁放在“四郊未寧靜”的時代的動亂氣氛中,讓他吐露出“垂老不得安”的遭遇和心情,語勢低落,給人以沉鬱壓抑之感。他慨嘆著說:“子孫都已在戰爭中犧牲了,剩下我這個老頭,又何必一定要苟活下來!”話中飽蘊著老翁深重的悲思。戰火逼近,官府要他上前線,於是老翁把拐杖一扔,顫巍巍地跨出了家門。“投杖出門去”,筆鋒一振,暗示出主人公是一個深明大義的老人,他知道在這個多難的時代應該怎樣做。但是他畢竟年老力衰了,同行的戰士看到這番情景,不能不為之感嘆唏噓。“同行為辛酸”,就勢跌落,從側面烘托出這個已處於風燭殘年的老翁的悲苦命運。“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乾。”牙齒完好無缺,說明還可以應付前線的艱苦生活,表現出老翁的倔強;骨髓行將榨乾,又使他不由得悲憤難已。這裡,語氣又是一揚一跌,曲折地展示了老翁內心複雜的矛盾和變化。“男兒既介冑,長揖別上官。”作為男子漢,老翁既已披上戎裝,那就義無反顧,告別長官慷慨出發了。語氣顯得昂揚起來。

接下去,就出現了全詩最扣人心弦的描寫:臨離家門的時候,老翁原想瞞過老妻,來個不辭而別,好省去無限的傷心。誰知走了沒有幾步,迎面卻傳來了老妻的悲啼聲。他唯一的親人已哭倒在大路旁,襤褸的單衫正在寒風中瑟瑟抖動。這突然的發現,使老翁的心不由一下子緊縮起來。接著就展開了老夫妻間強抑悲痛、互相愛憐的催人淚下的心理描寫:老翁明知生離就是死別,還得上前去攙扶老妻,為她的孤寒無靠吞聲飲泣;老妻這時已哭得淚流滿面,她也明知老伴這一去,十成是回不來了,但還在那裡啞聲叮嚀:“到了前方,你總要自己保重,努力加餐呀!”這一小節細膩的心理描寫,在結構上是一大跌落,把人物善良悽惻、愁腸寸斷、難捨難分的情狀,刻畫得入木三分。正如吳齊賢《杜詩論文》所說:“此行已成死別,復何顧哉?然一息尚存,不能恝然,故不暇悲己之死,而又傷彼之寒也;乃老妻亦知我不返,而猶以加餐相慰,又不暇念己之寒,而悲我之死也。”究其所以感人,是因為詩人把“傷其寒”、“勸加餐”這類生活中極其尋常的同情勸慰語,分別放在“是死別”、“必不歸”的極不尋常的特定背景下來表現。再加上無可奈何的“且復”,迥出人意的“還聞”,層層跌出,曲折狀寫,便收到了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

“土門”以下六句,用寬解語重又振起。老翁畢竟是堅強的,他很快就意識到必須從眼前悽慘的氛圍中掙脫出來。他不能不從大處著想,進一步勸慰老妻,也似乎在安慰自己:“這次守衛河陽,土門的防線還是很堅固的,敵軍要越過黃河上杏園這個渡口,也不是那么容易。情況和上次鄴城的潰敗已有所不同,此去縱然一死,也還早得很哩!人生在世,總不免有個聚散離合,哪管你是年輕還是年老!”這些故作通達的寬慰話語,雖然帶有強自振作的意味,不能完全掩飾老翁內心的矛盾,但也道出了亂世的真情,多少能減輕老妻的悲痛。“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眼看就要分手了,老翁不禁又回想起年輕時候度過的那些太平日子,不免徘徊感嘆了一陣。情思在這裡稍作頓挫,為下文再掀波瀾,預為鋪墊。

“萬國”以下六句,老翁把話頭進一步引向現實,發出悲憤而又慷慨的呼聲:“睜開眼看看吧!如今天下到處都是征戰,烽火燃遍了山岡;草木叢中散發著積屍的惡臭,百姓的鮮血染紅了廣闊的山川,哪兒還有什麼樂土?我們怎敢只想到自己,還老在那裡躊躇徬徨?”這一小節有兩層意思。一是逼真而廣闊地展開了時代生活的畫面,這是山河破碎、人民塗炭的真實寫照。他告訴老妻:人間的災難並不只是降臨在他們兩人頭上,言外之意是要想開一些。一是面對兇橫的敵人,他們不能再徘徊了,與其束手待斃,還不如撲上前去拼一場。通過這些既形象生動又概括集中的話語,詩人塑造了一個正直的、豁達大度而又富有愛國心的老翁形象,這在中國詩史上還不多見。從詩情發展的脈絡來看,這是一大振起,難捨難分的局面終將結束了。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到狠下心真要和老妻訣別離去的時候,老翁突然覺得五臟六腑內有如崩裂似的苦痛。這不是尋常的離別,而是要離開生於斯、長於斯、老於斯的家鄉。長期患難與共、冷暖相關的親人,轉瞬間就要見不到了,此情此景,老翁難以承受。感情的閘門再也控制不住,淚水匯聚成人間的深悲巨痛。這一結尾,情思大跌,卻蘊蓄著豐厚深長的意境:獨行老翁的前途將會怎樣,被扔下的孤苦伶仃的老妻將否陷入絕境,倉皇莫測的戰局將怎樣發展變化,這一切都將留給讀者去體會、想像和思索。

這首敘事短詩,並不以情節的曲折取勝,而是以人物的心理刻畫見長。詩人用老翁自訴自嘆、慰人亦即 * 的獨白語氣來展開描寫,著重表現人物時而沉重憂憤、時而曠達自解的複雜的心理狀態;而這種多變的情思基調,又決定了全詩的結構層次,於嚴謹整飭之中,具有跌宕起伏、緣情宛轉之妙。

杜甫高出於一般詩人之處,主要在於他無論敘事抒情,都能做到立足生活,直入人心,剖精析微,探驪得珠,通過個別反映一般,準確傳神地表現他那個時代的生活真實,概括勞苦人民包括詩人自己的無窮辛酸和災難。他的詩,博得“詩史”的美稱,絕不是偶然的。

詩詞推薦

  • 齊晉鞌之戰

    左丘明先秦〕  二年春,齊侯伐我北鄙,圍龍。頃公之嬖人盧蒲就魁門焉,龍人囚之。齊侯曰:“勿殺!吾與而盟,無入而封
  • 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劉過宋代〕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今日樓台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
  • 宿紫閣山北村

    白居易唐代〕晨游紫閣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見余喜,為余開一尊。舉杯未及飲,暴卒來入門。紫衣挾刀斧,草草十餘人。奪我
    垂老別原文_垂老別的賞析_古詩文
  • 黃家洞

    李賀唐代〕雀步蹙沙聲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黑幡三點銅鼓鳴,高作猿啼搖箭箙。彩巾纏踍幅半斜,溪頭簇隊映葛花。山潭
  • 北風行

    劉基明代〕城外蕭蕭北風起,城上健兒吹落耳。將軍玉帳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飛。
    垂老別原文_垂老別的賞析_古詩文
  • 遼東行

    王建唐代〕遼東萬里遼水曲,古戍無城復無屋。黃雲蓋地雪作山,不惜黃金買衣服。戰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鄉遠。年年
    垂老別原文_垂老別的賞析_古詩文
  • 采蘋

    佚名先秦〕於以采蘋?南澗之濱。於以采藻?於彼行潦。於以盛之?維筐及筥。於以湘之?維錡及釜。於以奠之?宗室牖下。
  • 效古詩

    范雲南北朝〕寒沙四面平,飛雪千里驚。風斷陰山樹,霧失交河城。朝驅左賢陣,夜薄休屠營。昔事前軍幕,今逐嫖姚兵。失道
    垂老別原文_垂老別的賞析_古詩文
  • 梅花嶺記

    全祖望清代〕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侖皇中不可落於
  • 從軍詩五首·其三

    王粲兩漢〕從軍征遐路,討彼東南夷。方舟順廣川,薄暮未安坻。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蟋蟀夾岸鳴,孤鳥翩翩飛。征夫
    垂老別原文_垂老別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溫庭筠唐代〕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曙霞。九門風月好,回首是天涯。
    垂老別原文_垂老別的賞析_古詩文
  • 弔古戰場文

    李華唐代〕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
  • 恨別

    杜甫唐代〕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聞道
    垂老別原文_垂老別的賞析_古詩文
  • 擊鼓

    佚名先秦〕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
  • 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

    晏幾道宋代〕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遊春路。樹頭花艷雜嬌雲,樹底人家朱戶。北樓閒上,疏簾高卷,直見街南樹。闌乾倚盡猶
    垂老別原文_垂老別的賞析_古詩文
  • 口技

    林嗣環清代〕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 涼州詞二首·其一

    王翰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垂老別原文_垂老別的賞析_古詩文
  • 晏子答梁丘據

    佚名〔〕梁丘據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據忠且愛我。我欲豐厚其葬,高大其壟。”晏子曰:“敢問據之忠且愛於君者
  •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

    蘇軾宋代〕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已約
  • 十五從軍行 / 十五從軍征

    兩漢樂府兩漢〕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
    垂老別原文_垂老別的賞析_古詩文
垂老別原文_垂老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