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蘋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采蘋原文

於以采蘋?南澗之濱。於以采藻?於彼行潦。
於以盛之?維筐及筥。於以湘之?維錡及釜。
於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屍之?有齊季女。

詩詞問答

問:采蘋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采蘋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采蘋是什麼體裁?答:詩經·國風·召南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哪兒可以去采蘋?就在南面澗水濱。

哪兒可以去采藻?就在積水那淺沼。

什麼可把東西放?有那圓筥和方筐。

什麼可把食物煮?三腳錡與無足釜。

安置祭品在哪裡?祠堂那邊窗戶底。

這次誰來做主祭?恭敬虔誠待嫁女。

譯文二

哪兒可以去采蘋?就在南面澗水濱。
哪兒可以去采藻?就在積水那淺沼。
什麼可把東西放?有那圓簍和方筐。
什麼可把食物煮?有那鍋兒與那釜。
安置祭品在哪裡?祠堂那邊窗戶底。
今兒誰是主祭人?少女恭敬又虔誠。
(惠渭舟譯)

題解

女子為貴族采蘋祭祀。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則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

注釋

於以:猶言“於何”,在何處。
蘋(pín):又稱四葉菜、田字草,蘋科,為生於淺水之多年生蕨類植物,可食。

藻:杉葉藻科,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食。一說水豆。

行(xíng)潦(lǎo):溝中積水。行,水溝;潦,路上的流水、積水。《毛傳》:“行潦,流潦也。”

筥(jǔ):圓形的筐。方稱筐,圓稱筥。

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毛傳》:“亨也。”按即烹。

錡(qí):三足鍋。釜:無足鍋。錡與釜均為炊飯之器。

奠:放置。

宗室:宗廟、祠堂。《毛傳》:“大宗之廟也。”大宗,即大夫之始祖。牖(yǒu):窗戶。

屍: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當神,稱屍。《毛傳》:“屍,主。齊,敬。季,少也。”

有:語首助詞,無義。齊(zhāi):美好而恭敬,“齋”之省借。季:少、小。

詩文賞析

對於這首詩的主旨,《左傳·隱公三年》將其與《采蘩》、《行葦》、《泂酌》同視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學者受“詩教”的影響。根據《禮記·昏義》為說,認為是貴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廟祭祀祖先的詩,毛傳云:“古之將嫁女者,必先禮之於宗室,牲用魚,芼之以蘋藻。”方玉潤《詩經原始》云:“女將嫁而教之以告於其先也。”惟明代何楷《詩經世本古義》認為詩中所謂“季女”與《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蘭”同為一人,均是指周武王元妃邑姜,此詩即是讚美邑姜之作。現代學者大都認為這首詩是描寫 * 們為其主人採辦祭品以奉祭祀的詩篇,這更符合詩意。

根據文獻我們可以知道,在古代,貴族之女出嫁前必須到宗廟去祭祀祖先,同時學習婚後的有關禮節。這時,奴隸們為其主人採辦祭品、整治祭具、設定祭壇,奔走終日、勞碌不堪,這首詩就是描寫她們勞動過程的。全詩三章,每章四句。首章兩問兩答,點出采蘋菜、采水藻的地點,次章兩問兩答,點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兩問兩答,點出祭地和主祭之人。

俗話說:“上供神吃,心到佛知。”這些普普通通的祭品和繁瑣的禮儀,卻蘊積著人們的寄託和希冀,因而圍繞祭祀的一切活動都無比虔誠、聖潔、莊重,正如《左傳·隱公三年》所說:“苟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因此,詩人不厭其煩,不惜筆墨,層次井然地敘寫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將繁重而又枯燥的勞動過程描寫得繪聲繪色。

這首詩的藝術魅力主要源於問答體的章法,而其主要構成因素就是五個“於以”的運用,正如吳闓生《詩意會通》引舊評所云:“五用‘於以’字,有‘群山萬壑赴荊門’之勢。”全詩節奏迅捷奔放,氣勢雄偉,而五個“於以”的具體含意又不完全雷同,連綿起伏,搖曳多姿,文末“誰其屍之,有齊季女”戛然收束,奇絕卓特,烘雲托月般地將季女的美好形象展現給讀者。(昝亮)

標籤:敘事詩經

詩詞推薦

  • 卷阿

    佚名先秦〕有卷者阿,飄風自南。豈弟君子,來游來歌,以矢其音。伴奐爾游矣,優遊爾休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似先
  • 樛木

    佚名先秦〕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
  • 張益州畫像記

    蘇洵宋代〕至和元年秋,蜀人傳言有寇至,邊軍夜呼,野無居人,謠言流聞,京師震驚。方命擇帥,天子曰:“毋養亂,毋助
  • 吉祥寺賞牡丹

    蘇軾宋代〕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
    采蘋原文_采蘋的賞析_古詩文
  • 佚名先秦〕有來雝雝,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天子穆穆。於薦廣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綏予孝子。宣哲維人,文武維後。
  • 田家詞 / 田家行

    元稹唐代〕牛靿咤咤,田確確,旱塊敲牛蹄趵趵。種得官倉珠顆谷,六十年來兵簇簇,日月食糧車轆轆。一日官軍收海服,驅
  • 鳧鷖

    佚名先秦〕鳧鷖在涇,公屍來燕來寧。爾酒既清,爾餚既馨。公屍燕飲,福祿來成。鳧鷖在沙,公屍來燕來宜。爾酒既多,爾
  • 別滁

    歐陽修宋代〕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 唐禪社首樂章·順和

    賀知章唐代〕至哉含柔德,萬物資以生。常順稱厚載,流謙通變盈。聖心事能察,增廣陳厥誠。黃祇僾如在,泰折俟鹹亨。
  • 閟宮

    佚名先秦〕閟宮有侐,實實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無災無害。彌月不遲,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
  • 薊中作

    高適唐代〕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邊城何蕭條,白日黃雲昏。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
    采蘋原文_采蘋的賞析_古詩文
  • 孟冬篇

    曹植魏晉〕孟冬十月。陰氣厲清。武官誡田。講旅統兵。元龜襲吉。元光著明。蚩尤蹕路。風弭雨停。乘輿啟行。鸞鳴幽軋。
  • 無羊

    佚名先秦〕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或降於阿,或飲於
  • 君子偕老

    佚名先秦〕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雲如之何?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髮如雲,
  • 假樂

    佚名先秦〕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千祿百福,子孫千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
  • 常棣

    佚名先秦〕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 凌虛台記

    蘇軾宋代〕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扶風。以至近求最高,
  • 韓奕

    佚名先秦〕奕奕梁山,維禹甸之,有倬其道。韓侯受命,王親命之,纘戎祖考,無廢朕命。夙夜匪解,虔共爾位,朕命不易。
  • 山有扶蘇

    佚名先秦〕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 裳裳者華

    佚名先秦〕裳裳者華,其葉湑兮。我覯之子,我心寫兮。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裳裳者華,芸其黃矣。我覯之子,維其有
采蘋原文_采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