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

詩詞問答

問: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作者是誰?答:王維
問: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是什麼體裁?答:五古
問:王維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維名句大全

王維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書法欣賞

王維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書法作品欣賞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家住在孟津河旁,家門與孟津渡口相對。
每天沿河有來自江南的小船,是否有丈夫從江南寄回的書信呢?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
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看見梅花已經開了,又聽見鳥兒的啼叫聲。
一顆充滿憂愁的心看著春草生長,愈來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連到階前,禁不住惶恐起來了。

注釋
孟津河:指河南洛陽北部的黃河南岸一帶,是“武王伐紂,與八百諸侯會盟”之地,為古代交通要道。
君:對對方的尊稱,您。
故鄉:家鄉,這裡指作者的故鄉。
來日:來的時候。
綺窗:雕畫花紋的窗戶。
寒梅:冬天綻放的梅花。
著花未:開花沒有?著(zhuó)花,開花。未,用於句末,相當於“否”,表疑問。
玉階:《萬首唐人絕句》作“階前”。

詩文賞析

這三首詩寫兩夫婦別後相思。詩從男女兩個方面寫,由於著筆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夠維妙維肖地傳達出雙方由心理、處境的不同決定著的表情方式的差異,所謂一種相思,兩樣別情。這三首詩既獨立成章,又語語相關。詩的風格特點是微婉蘊藉。

夫婦分居異地,自然無法互相吐露別情;但彼此內心的思念就是沒有出口的話語。於是詩人代他們說出各自的心裡話。不難理解,雙方的心理活動自有內在的關聯呼應。因此,詩人採取這種寫法既新穎別致,又深契人情。

第一首從觸發、聯想展開情感活動。女主人公因為住近渡口,每天沿河上下的船隻打門前經過;於是她就想,其中或許有江南來的船吧!為什麼她要關心江南來的船呢?因為她長久不歸的丈夫就在江南的某地。既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從江南寄回的書信。她可能每天都倚門望幾次。每當看到渡頭有船隻停泊,就不免要上前去打問,可結果總是失望而歸。詩中說江南船“常有”,就是說書信“總無”。然而,主人公仍把希望寄託於下一趟船來,她想:大概書信已經寄出,正在途中,所以詩的結句“寄書家中否”便是這位少婦不斷幻滅又不斷復生的希望。

第二首借某一事象作為特殊情感的符號。男主人公向來自故鄉的客人詢問“故鄉事”,卻只問“寒梅”是否已經開花,表層意思是關心故鄉早春的情況,實則別有心曲。“寒梅著花”藏著深層的情感信息。因為第三首女主人公對男主人公的思念,也說“已見寒梅發”。聯繫起來,似乎寒梅花發是一個暗示某種特殊涵義的時間。這個特殊涵義,只有男女主人公雙方知道,它深埋二人的心底,局外人無從確切探知。你可以解釋為夫婦臨別叮嚀的歸期,你也可以說那是彼此心中共同紀念的緊緊縈系兩顆心的往事。但無論怎樣猜想,也都未必能切中本事。但“綺窗前”又確乎是一個副信息。或者事情就是在“綺窗前”一株梅樹的環境下發生的。時節正是梅花在雪中綻開的早春。這一細節極大地加深了詩的內蘊。這種寫法,在王維之前也有,如南朝樂府《西洲曲》中的“梅”即是很難予以確解的某事的象徵。

第三首以時序的遞進、物候的變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已見寒梅發”一句是對上一首詢問寒梅著花的呼應。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的深深怨情。因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踐約,此時在女主人公眼中,寒梅花發已由希望之光變為幻滅之色。不僅如此。便是這象徵青春、愛情的春天,欣欣向榮的春天,也發生了質的變化。梅花開了,早春已過。百鳥叫了,仲春也已飛逝。現在是鶯飛草長的暮春了。隨著節序的推移,女主人公的心緒也由百無聊賴到終日惆悵,以至看花落淚、見月傷心了。以前,她覺得,時間過去一天,距離自己美好願望的實現就近一日。現在完全是逆反心理:時間愈是過得快,幻滅就愈徹底,猶如滔滔日下的江河,無可如何。此時,鳥鳴,春草都變作主人公情感的對立物。詩人說女主人公是以一顆充滿憂愁的心“視春草”,她看到愈來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連到階前,禁不住惶恐起來了。

標籤:思念

詩詞推薦

  • 閨怨二首

    沈如筠唐代〕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願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隴底嗟長別,流襟一動君。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幽閨欲曙聞鶯轉

    毛熙震唐代〕幽閨欲曙聞鶯轉,紅窗月影微明。好風頻謝落花聲。隔帷殘燭,猶照綺屏箏。繡被錦茵眠玉暖,炷香斜裊煙輕。淡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齊天樂

    吳文英宋代〕煙波桃葉西陵路,十年斷魂潮尾。古柳重攀,輕鷗聚別,陳跡危亭獨倚。涼颸乍起。渺煙磧飛帆,暮山橫翠。但有
  • 子夜四時歌:冬歌

    李白唐代〕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

    白居易唐代〕澹煙疏雨間斜陽,江色鮮明海氣涼。蜃散雲收破樓閣,虹殘水照斷橋粱。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好著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

    毛熙震唐代〕南齊天子寵嬋娟,六宮羅綺三千。潘妃嬌艷獨芳妍。椒房蘭洞,雲雨降神仙。縱態迷歡心不足,風流可惜當年。纖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春夢

    岑參唐代〕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

    納蘭性德清代〕雨歇梧桐淚乍收,遣懷翻自憶從頭。摘花銷恨舊風流。簾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蒼蘚徑空留。兩眉何處月如鉤?
  • 杜鵑花得紅字

    真山民宋代〕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至今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更漏子

    溫庭筠唐代〕相見稀,相憶久,眉淺澹煙如柳。垂翠幕,結同心,待郎熏繡衾。城上月,白如雪,蟬鬢美人愁絕。宮樹暗,鵲橋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華(一作花)下二首

    司空圖唐代〕故國春歸未有涯,小欄高檻別人家。五更惆悵回孤枕,猶自殘燈照落花。關外風昏欲雨天,薺花耕倒枕河壖。村南
  • 江樓舊感 / 江樓感舊

    趙嘏唐代〕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閨情

    李端唐代〕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小雅·杕杜

    佚名先秦〕有杕之杜,有睆其實。王事靡盬,繼嗣 * 。日月陽止,女心傷止,征夫遑止。有杕之杜,其葉萋萋。王事靡盬,
  • 閨怨二首·其一

    沈如筠唐代〕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願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宋代〕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
  • 答劉楨詩

    徐幹魏晉〕與子別無幾,所經未一旬。我思一何篤,其愁如三春。雖路在咫尺,難涉如九關。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 離思五首

    元稹唐代〕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謾篸綠絲叢。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閒讀
  • 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

    納蘭性德清代〕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綠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除夜寄弟妹

    白居易唐代〕感時思弟妹,不寐百憂生。萬里經年別,孤燈此夜情。病容非舊日,歸思逼新正。早晚重歡會,羈離各長成。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原文_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