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歌

作者:劉邦 朝代:兩漢

大風歌原文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詩詞問答

問:大風歌的作者是誰?答:劉邦
問:大風歌寫於哪個朝代?答:兩漢

劉邦大風歌書法欣賞

劉邦大風歌書法作品欣賞
大風歌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大風颳起來了,雲隨著風翻騰奔涌啊,
威武平天下,衣錦歸故鄉,
怎樣才能得到勇士啊為國家鎮守四方!

注釋
大風歌:這是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前195)在擊破英布軍以後,回長安時,途徑故鄉(沛縣)時,邀集父老鄉親飲酒。酒酣,劉邦擊築(一種打擊樂器)高歌,唱了這首《大風歌》。表達了他維護天下統一的豪情壯志。
兮:語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語氣助詞“啊”。
威:威望,權威。
加:施加。
海內:四海之內,即“天下”。我國古人認為天下是一片大陸,四周大海環繞,海外則荒不可知。
安得:怎樣得到。安,哪裡,怎樣。
守:守護,保衛。
四方:指代國家。

詩文賞析

《大風歌》整首詩僅有三句構成,這在中國歷代詩歌史上是極其罕見的,三句詩中每一句都代表一個廣大的不同的場景與心境,而且作者對這三句詩真可謂惜墨如金、高度凝鍊。其中第一句的大風起兮雲飛揚,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絕的詩句。作者並沒有直接描寫他與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戰場上是如何殲剿重創叛亂的敵軍,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運用大風和飛揚狂卷的烏雲來暗喻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畫面。假如說項羽的《垓下歌》表現了失敗者的悲哀,那么《大風歌》就顯示了勝利者的悲哀。而作為這兩種悲哀的紐帶的,則是對於人的渺小的感傷。同樣的,對第一句“大風起兮雲飛揚”,唐代的李善曾解釋說:“風起雲飛,以喻群雄競逐,而天下亂也。”(見汲古閣本李善注《文選》卷二十八)這是對的。“群雄競逐而天下亂”,顯然是指秦末群雄紛起、爭奪天下的情狀。“群雄競逐”的“雄”,《文選》的有些本子作“凶”。倘原文如此,則當指漢初英布等人的反亂。但一則這些反亂乃是陸續發動的,並非同時並起,不應說“群凶競逐”;再則那都是局部地區的反亂,並未蔓延到全國,不應說“天下亂”。故當以作“雄”為是。第二句,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只一個“威”字就是那樣生動貼切地闡明了各路諸侯臣服於大漢天子劉邦的腳下,一個“威”字也直抒了劉邦的威風凜凜、所向披糜,天下無人能與之匹敵的那種巨無霸的沖天豪邁氣概。這樣的榮歸故里,劉邦的心情是何等的榮耀與八面威風!劉邦是在說自己在這樣的形勢下奪得了帝位,因而能夠衣錦榮歸。所以,在這兩句中,劉邦無異坦率承認:他之得以“威加海內”,首先有賴於“大風起兮雲飛揚”的局面。但是,正如風雲並非人力所能支配,這種局面也不是劉邦所造成的,他只不過運道好,碰上了這種局面而已。從這一點來說,他之得以登上帝位,實屬偶然。儘管他的同時代人在這方面都具有跟他同樣的幸運,而他之終於獲得成功乃是靠了他的努力與才智;但對於劉邦這樣出身於低微的人來說,若不是碰上如此的時代,他的努力與才智又有多少用處呢?所以,無論怎么說,他之得以當皇帝,首先是靠機運,其次才是自己的努力與才智。他以當進的人對之根本無能為力的自然界的風雲變化,來比喻把他推上皇帝寶座的客觀條件,至少是不自覺地顯示了他的某種心理活動吧!

姑且不論劉邦把他的這種機運看作是上天的安排抑或是一種純粹的偶然性,但那都不是他自己所能決定的。換言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智;但這一切到底有多大效果,還得看機運。作為皇帝,要保住天下,必須有猛士為他守衛四方,但世上有沒有這樣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們並使之為自己服務?這就並非完全取決於他自己了。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最後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寫他的心情與思想,但這最後一句,劉邦關沒有繼續沉浸在勝利後的巨大喜悅與光環之中,而且是筆峰一轉,寫出內心又將面臨的另一種巨大的壓力。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居安思危,如何讓自己與將士們辛勞打下的江山基業,不在日後他人覬覦中得而復失,回到故里後,去哪裡挑選出更加精良的勇士來鞏固自己的大好河山? 使之大漢江山固若金湯!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問。他是希望做到這一點的,但真的做得到嗎?他自己卻無從回答。可以說,他對於是否找得到捍衛四方的猛士,也即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無把握,而且深感憂慮和不安。也正因此,這首歌的前二句雖顯得躊躇滿志,第三句卻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懼。假如說,作為失敗者的項羽曾經悲慨於人定無法勝天,那么,在勝利者劉邦的這首歌中也響徹著類似的悲音,這就難怪他在配合著歌唱而舞蹈時,要“慷慨傷懷,泣數行下”(《漢書·高帝紀》)了。

標籤:古詩三百首寫風

詩詞推薦

  • 魯山山行

    梅堯臣宋代〕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佚名兩漢〕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重贈吳國賓

    邊貢明代〕漢江明月照歸人,萬里秋風一葉身。休把客衣輕浣濯,此中猶有帝京塵。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京師得家書

    袁凱明代〕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匪風

    佚名先秦〕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匪風飄兮,匪車嘌兮。顧瞻周道,中心吊兮。誰能亨魚?溉之釜鬵。
  • 春懷示鄰里

    詹慥宋代〕斷牆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髩著塵沙。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屢失
  • 漁家·賣得鮮魚二百錢

    鄭燮清代〕賣得鮮魚二百錢,米糧炊飯放歸船。   拔來濕葦燒難著,曬在垂楊古岸邊。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病牛

    李綱宋代〕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 野步

    趙翼清代〕峭寒催換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始聞秋風

    劉禹錫唐代〕昔看 * 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五夜颼溜枕前覺,一夜顏妝鏡中來。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天地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南

    佚名兩漢〕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舟夜書所見

    查慎行清代〕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桃夭

    佚名先秦〕 * ,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 ,其葉蓁蓁。
  • 過垂虹

    姜夔宋代〕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 *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暮

    曹豳宋代〕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
  • 台山雜詠

    元好問金代〕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呼號。萬壑千岩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湍溪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夜過借園見主人坐月下吹笛

    袁枚清代〕秋夜訪秋士,先聞水上音。半天涼月色,一笛酒人心。響遏碧雲近,香傳紅藕深。相逢清露下,流影濕衣襟。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竹石

    鄭燮清代〕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有約

    司馬光宋代〕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 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佚名兩漢〕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
大風歌原文_大風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