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范曄原文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詩詞問答
問:贈范曄的作者是誰?答:陸凱
問:贈范曄寫於哪個朝代?答:南北朝
陸凱贈范曄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帶花帶給身在隴頭的你。
江南沒有好東西可以表達我的情感,姑且送給你一枝報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注釋
《荊州記》:“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兼贈詩。”唐汝諤《古詩解》則云:“曄為江南人,陸凱代北人,當是范寄陸耳。”這裡用《贈范曄》題,乃暫從舊說。范曄:字蔚宗,順陽山陰(今河南省淅川縣東)人,南朝宋史學家、散文家。
驛使:古代遞送官府文書的人。
隴頭人:即隴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曄。隴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北。
“聊贈”句:贈: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們常常把梅花作為春天的象徵。
詩文賞析
古今吟詠嶺梅詩詞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陸凱《贈范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直隸南雄州志》載,南雄城南有寄梅驛,即取折梅逢驛使詩語。該驛曾經宋紹興知州李岐重修。清道光知州戴錫綸有《寄梅驛》詩云:“一枝春可當人情,投贈南州艷此清。妙是不登供帳例,香風千古被征行。”
陸凱是三國時人。《三國志.陸凱傳》載:“陸凱,字敬風,吳郡吳人也。丞相遜族子也。黃武初為永興諸暨長,所在有治跡,拜建武都尉。領兵雖統軍眾,手不釋書。……赤烏中除儋耳太守,討珠崖,斬獲有功,遷為建武校尉。”又《三國志.孫權傳》載:“赤烏四年秋七月,遣將軍聶友、校尉陸凱以兵三萬討珠崖儋耳。”
這首詩當是陸凱率兵南征度梅嶺時所作。他在戎馬倥傯中登上梅嶺,正值嶺梅怒放,立馬於梅花叢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隴頭好友范嘩,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驛使,就出現了折梅賦詩贈友人的一幕。他那“雖統軍眾,手不釋書”的儒將風度躍然出現在讀者眼前。
《贈范嘩》寥寥2 0字,簡樸中道出了真摯的友情,平淡中顯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為梅花的象徵,向人們預示著美好的春天即將來臨,祝願人們的美好祈望定能實現。
范嘩是誰?南北朝劉宋時有個編寫《後漢書》的范嘩,但他距三國近200年,肯定不是這個范曄,而是三國另一個范曄。有的人則認為范嘩是劉宋時的范嘩,而陸凱不是三國吳的陸凱,而是劉宋時的另一個陸凱。熟是熟非,有待考證。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趙嘏《江樓舊感》
- 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
- 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回》
- 朝騁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
-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 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 故大人之務,將在於眾賢而已。墨子《墨子·08章 尚賢(上)》
-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左丘明《國語·周語·邵公諫厲王弭謗》
- 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兒孫個個賢。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李毓秀《弟子規·入則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