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作者:王勃 朝代:唐代

原文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詩詞問答

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作者是誰?答:王勃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勃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書法作品欣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三秦之地護衛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蜀川。
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樣悲傷得淚濕衣巾。

韻譯
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
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請別在分手的岐路上,傷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注釋
少府:官名。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闕(què )輔三秦: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輔,護衛。
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今陝西省潼關以西一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三秦作保護。
五津:指四川境內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裡泛指蜀川。
輔三秦:一作“俯西秦”。
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全句意為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是說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君:對人的尊稱,相當於“您”。
同:一作“俱”。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內: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代人認為我國疆土四周環海,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天涯:天邊,這裡比喻極遠的地方。
比鄰:並鄰,近鄰。
無為:無須、不必。
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沾巾:淚水沾濕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詩文賞析

此詩是送別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承之,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偉詞自鑄,傳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聯點出“送”的主題。

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音調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劉建勛)
離愁別緒,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一種主題。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離,再會難期,就連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這些送別或留別的詩里,難免染上淒涼、傷感的色彩。江淹《別賦》所謂“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在古代確乎是這樣的。但也不可一概而論,古人寫的別詩,也有明朗樂觀之作。初唐詩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14歲時應舉及第,當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貶黜了。於是王勃便漫遊蜀中,一度任虢州參軍,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職還是丟掉了。他的父親受他牽累,貶為交趾令。他渡海省親,不幸溺水而死。年僅25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長安的時候寫的。“少府”,是唐代對縣尉的通稱。這位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給他這首詩。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開頭兩句分別點出送別的地點和行人的去向。“城闕”,指京城長安,闕是宮門兩邊的望樓。“三秦”,泛指長安附近。項羽破秦後,把秦國原來的地盤分為雍、塞、翟三國,封秦朝的三個降將為王,稱為“三秦”。“城闕輔三秦”,是說京城長安周圍有三秦夾輔著。“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從灌縣到犍為這一段有白華津、萬里津等五個渡口,稱“五津”。長安是詩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宮闕,氣象雄偉,歷歷在目。杜少府離開這裡,自然是戀戀不捨。而將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風煙渺渺,極目望去不免產生幾分惆悵。這兩句通過一近一遠兩處景物的對照,襯托出行者、送行者雙方依依惜別的感情。

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縣尉這樣一個小官,長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個很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王勃自己遊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當他們走出都城,遠望五津的時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會溝通在一起。“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這兩句詩把兩人之間感情的共鳴寫了出來。這兩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離鄉遠遊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長安,去和留雖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一樣的啊!這兩句表現的感情很真摯,態度很誠懇,一種體貼關注的語氣,從字裡行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是很動人的。

五六句忽然將筆鋒一轉,轉而去寬慰那即將遠行的友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說:我們分手之後,雖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最後兩句就此再推進一層說:“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離別而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樣地別淚沾巾。以上四句是從曹植的《贈白馬王彪》脫化出來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離時寫道:“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又說:“憂思成疾,無乃兒女仁!”但王勃的詩更凝練、更鮮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長期以來膾炙人口的詩篇,特別是“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至今還常被人們引用。這首詩寫得樂觀開朗,沒有一般贈別詩常有的那種哀傷和悱惻。我想,這正是它受人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它的情調和唐朝前期經濟文化走向繁榮、封建社會上升發展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樸素無華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也正是它的好處。從齊梁到初唐,浮華艷麗的詩風一直占據著詩壇的統治地位。王勃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人扭轉了齊梁詩風,為詩歌創作開創了新的風氣。王、楊、盧、駱,“以文章名天下”,稱“初唐四傑”,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杜甫在《戲為六絕句》里說:“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說那些嗤笑“四傑”的人只能“身與名俱滅”,而“四傑”卻像萬古長流的江河,他們的美名永遠不會泯滅。杜甫對“四傑”的推崇是一點也不過分的。就拿王勃這首詩來說吧,並不堆砌辭藻和典故,只是用質樸的語言,抒寫壯闊的胸襟。但在質樸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語中又包含著對友人的體貼,絕不是一覽無餘、索然寡味。詩人本來是要勸慰杜少府的,勸他不要過於感傷。但並不是一上來就勸他,而是先用環境的描寫襯托惜別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樣的宦遊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種離開親友遠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說,山高水遠並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溝通,“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遂成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後才勸他不要在分手的時候過於悲傷。這樣寫來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會感到親切,他那點 * 悱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開了。(袁行霈)

標籤:送別友情唐詩三百首國中古詩哲理

詩詞推薦

  • 漁家傲

    蘇軾宋代〕一曲陽關情幾許,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馬皂貂留不住。回首處,孤城不見天霖霧。到日長安花似雨,故關楊柳初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蘭陵王·丙子送春

    劉辰翁宋代〕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鞦韆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宮詞

    薛逢唐代〕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遙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寄人

    張泌唐代〕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古詩十九首·回車駕言邁

    佚名兩漢〕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人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妻

    楊志堅唐代〕平生志業在琴詩,頭上如今有二絲。漁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遲。荊釵任意撩新鬢,明鏡從他別畫眉。今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歸嵩山作

    王維唐代〕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監丞家同年守簡池三十韻

    洪咨夔宋代〕去年為君來,明廷峙鸞鵠。今年為親歸,蠶市苦思蜀。扶輿出修門,萬里宛在目。大江六月寒,風飽帆數幅。金山
  •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唐代〕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宋代〕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游城南十六首遣興

    韓愈唐代〕斷送一生惟有酒,尋思百計不如閒。莫憂世事兼身事,須著人間比夢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聽箏

    李端唐代〕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哭晁卿衡

    李白唐代〕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高陽台 除夜

    韓疁宋代〕頻聽銀簽,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清尊。
  • 勸學詩

    顏真卿唐代〕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南陽送客

    李白唐代〕斗酒勿為薄,寸心貴不忘。坐惜故人去,偏令遊子傷。離顏怨芳草,春思結垂楊。揮手再三別,臨岐空斷腸。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京口得鄉書

    蘇軾宋代〕雨後春容清更麗。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一紙鄉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天淨沙·湖上送別

    張可久元代〕紅蕉隱隱窗紗,朱簾小小人家,綠柳匆匆去馬。斷橋西下,滿湖煙雨愁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 大瓠之種

    佚名先秦〕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
  • 南浦別

    白居易唐代〕南浦淒淒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