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二十三首·其二

作者:李賀 朝代:唐代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原文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詩詞問答

問:馬詩二十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賀
問: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馬詩二十三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問:李賀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賀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寒冬臘月里,草根也發甜,
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鹽。
不知自己嘴,是硬還是軟,
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銜。

注釋
⑴臘月:農曆十二月。
⑵天街:京城裡的街道。
⑶雪似鹽:《世說新語·言語》:“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⑷蒺藜:植物名,實有刺。

詩文賞析

李賀《馬詩》是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共二十三首。這是第二首。這首詩通過駿馬在寒冬臘月里無草可食,飢腸轆轆,只能到白雪覆蓋的土裡尋找草根,這時連草根都變成了甜的,就算是碰到了帶刺的蒺藜,也要把它吃掉。此詩表現了有志之士的窮苦困頓的遭遇和倔強不屈的性格。

標籤:寫馬讚美品格

詩詞推薦

  • 柳梢青 燈花

    張林宋代〕白玉枝頭,忽看蓓蕾,金粟珠垂。半顆安榴,一枝穠杏,五色薔薇。何須羯鼓聲催。銀釭里、春工四時。卻笑燈蛾
  • 木蘭詩 / 木蘭辭

    樂府詩集〔南北朝〕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唯 一作:惟)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
  • 張衡傳

    范曄兩漢〕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而無
  • 九日水閣

    韓琦宋代〕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酒味已醇新過熟,蟹螯先實不須霜。年來
  • 生民

    佚名先秦〕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 寄蜀中薛濤校書

    王建唐代〕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於今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原文_馬詩二十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

    李賀唐代〕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 牧童逮狼

    蒲松齡清代〕兩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十步。少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童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原文_馬詩二十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次石湖書扇韻

    姜夔宋代〕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原文_馬詩二十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書幽芳亭記

    黃庭堅宋代〕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
  • 游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 / 贈孟浩然

    李白唐代〕朝登北湖亭,遙望瓦屋山。天清白露下,始覺秋風還。遊子托主人,仰觀眉睫間。目色送飛鴻,邈然不可攀。長吁
  • 題畫竹

    鄭板橋〔清代〕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原文_馬詩二十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陌上桑

    李白唐代〕美女渭橋東,春還事蠶作。五馬如飛龍,青絲結金絡。不知誰家子,調笑來相謔。妾本秦羅敷,玉顏艷名都。綠條
  •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十

    李賀唐代〕汗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原文_馬詩二十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落梅

    劉克莊宋代〕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牆。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東風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原文_馬詩二十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盧令

    佚名先秦〕盧令令,其人美且仁。盧重環,其人美且鬈。盧重鋂,其人美且偲。
  • 馬詩二十三首·其三

    李賀唐代〕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 駒支不屈於晉

    左丘明先秦〕會於向,將執戎子駒支。范宣子親數諸朝。曰:“來,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被苫蓋,蒙
  • 跋子瞻和陶詩

    黃庭堅宋代〕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原文_馬詩二十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黍苗

    佚名先秦〕芃芃黍苗,陰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勞之。我任我輦,我車我牛。我行既集,蓋雲歸哉。我徒我御,我師我旅。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原文_馬詩二十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