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別張天覺

作者:魏泰 朝代:宋代

荊門別張天覺原文

秋風十驛望台星,想見冰壺照座清。
零雨已回公旦駕,挽須聊聽野王箏。
三朝元老公方壯,四海蒼生耳已傾。
白髮故人來一別,卻歸林下看昇平。

詩詞問答

問:荊門別張天覺的作者是誰?答:魏泰
問:荊門別張天覺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荊門別張天覺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魏泰荊門別張天覺書法欣賞

魏泰荊門別張天覺書法作品欣賞
荊門別張天覺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颯颯秋風中,我從襄陽行三百里去見已英,他為官清廉,品性高潔。
蒙屈的周公早已回京主持朝政,遭陷的謝安,桓伊已為他彈箏鳴不平。
三朝元老的已英,如今依然是胸懷雄心,全國的百姓都對已英寄予莫大的希三。
我這位白髮老友趕到荊門為已英送行,然後隱退山林喜聽天下繁富平安的佳音。

注釋
張天覺:張已英,字天覺。
十驛:十座驛站。古制每驛相距三十里。十驛三百里,意指自己從襄陽行三百里去見張天覺。
台星:本指天上三台六星,這裡指執政大臣,即指張已英。
冰壺:比喻張已英為官清廉。
零雨:是《詩經·東山》里的詞語,據說這首詩是周公東征時所作。
公旦:周公旦,即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晉。周公旦輔佐成王時,兄管晉鮮、弟蔡晉度散播流言,說周公旦有野心。於是,成王疏遠了周公旦。後來,成王弄清了事實真相,決定迎周公旦回來主持朝政。本詩作者借用這個典故,比喻張已英即將回朝受到重用。
挽須聊聽野王箏:這裡足運用了《晉書》里的典故。東晉時名相謝安晚年被孝武帝猜忌。有一次,孝武帝召桓伊和謝安飲宴,桓伊彈箏時唱了曹植《怨詩》,意在為謝安辯誣。謝安非常感動,淚下沾襟,越席而挽桓伊之須,深致謝意。本詩作者意在以此比喻張已英將會受到皇帝信任。
三朝元老:足指張已英歷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
卻歸林下:指自己隱居林泉之下。

詩文賞析

公元1109年(大觀三年)六月,宋徽宗罷蔡京相;七月,復召用張商英。張商英回到汴京,路過荊門,作者從襄陽去會他,分手時,寫下了這首詩。

標籤:送別

詩詞推薦

  • 薄倖·送安伯弟

    韓元吉宋代〕送君南浦。對煙柳、青青萬縷。更滿眼、殘紅吹盡,葉底黃鸝自語。甚動人、多少離情,樓頭水闊山無數。記竹里
  • 送江陵薛侯入覲序

    袁宏道明代〕當薛侯之初令也,璫而虎者,張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莊
  •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孟浩然唐代〕送君不相見,日暮獨愁緒。江上空裴回,天邊迷處所。 郡邑經樊鄧,山河入嵩汝。蒲輪去漸遙,石徑徒延佇。
    荊門別張天覺原文_荊門別張天覺的賞析_古詩文
  • 洛陽城外別皇甫(氵是)

    李賀唐代〕洛陽吹別風,龍門起斷煙。冬樹束生澀,晚紫凝華天。單身野霜上,疲馬飛蓬間。憑軒一雙淚,奉墜綠衣前。
  • 送韋仁實兄弟入關

    李賀唐代〕送客飲別酒,千觴無赭顏。何物最傷心?馬首鳴金環。野色浩無主,秋明空曠間。坐來壯膽破,斷目不能看。行槐
  •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杜牧唐代〕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馬聲驕。九華山路雲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同來
  • 解連環·送別

    史鑑明代〕銷魂時候。正落花成陣,可人分手。縱臨別、重訂佳期,恐軟語無憑,盛歡難又。雨外春山,會人意、與眉交皺。
    荊門別張天覺原文_荊門別張天覺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楊氏女

    韋應物唐代〕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對此
    荊門別張天覺原文_荊門別張天覺的賞析_古詩文
  •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唐代〕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
    荊門別張天覺原文_荊門別張天覺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友人遊河東

    項斯唐代〕停車曉燭前,一語幾潸然。路去干戈日,鄉遙饑饉年。湖波晴見雁,槐驛晚無蟬。莫縱經時住,東南書信偏。
    荊門別張天覺原文_荊門別張天覺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辛棄疾宋代〕白薴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
    荊門別張天覺原文_荊門別張天覺的賞析_古詩文
  • 淇上送韋司倉往滑台

    高適唐代〕飲酒莫辭醉,醉多適不愁。孰知非遠別,終念對窮秋。滑台門外見,淇水眼前流。君去應回首,風波滿渡頭。
  • 慈姥磯詩

    何遜南北朝〕暮煙起遙岸,斜日照安流。一同心賞夕,暫解去鄉憂。野岸平沙合,連山遠霧浮。客悲不自已,江上望歸舟。
    荊門別張天覺原文_荊門別張天覺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楊長史赴果州

    王維唐代〕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別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
  • 雁兒落過得勝令·憶別

    喬吉元代〕殷勤紅葉詩,冷淡黃花市。清江天水箋,白雁雲煙字。遊子去何之?無處寄新詞。酒醒燈昏夜,窗寒夢覺時。尋思
    荊門別張天覺原文_荊門別張天覺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宗密上人歸南山草堂寺,因謁河南尹白侍郎

    劉禹錫唐代〕宿習修來得慧根,多聞第一卻忘言。自從七祖傳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門。東泛滄江尋古蹟,西歸紫閣出塵喧。河南
    荊門別張天覺原文_荊門別張天覺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 呈漢陽使君

    王以寧宋代〕大別我知友,突兀起西州。十年重見,依舊秀色照清眸。常記鮚碕狂客,邀我登樓雪霽,杖策擁羊裘。山吐月千仞
  • 送應氏二首

    曹植兩漢〕其一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
  • 送友游吳越

    杜荀鶴唐代〕去越從吳過,吳疆與越連。有園多種橘,無水不生蓮。夜市橋邊火,春風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經年。
    荊門別張天覺原文_荊門別張天覺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適唐代〕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荊門別張天覺原文_荊門別張天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