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公元前156年>> 7月7日>> 漢武帝劉徹出生

漢武帝劉徹出生

公元前156年7月7日

公元前156年7月7日漢武帝劉徹出生_歷史上的今天
劉徹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族,生於長安,幼名彘,是漢朝的第5位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其母王娡,在劉徹被冊立太子後成為皇后。
  劉徹的母親王娡進宮前曾嫁作金家婦,生有一女。劉徹的外祖母聽了算命的話,將她從金家帶走,進與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景帝。劉徹生於公元前156年,至公元前141年登基,實足年齡當不過15歲。茲後他在位54年,在中國歷史上兩千多年來是享國最長的君主。這紀錄直到18世紀才為清朝的康熙打破。
  劉徹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5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之一。曾用年號: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後元、太始。諡號“孝武”,厚葬於茂陵。《諡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
  在中國歷史書內“秦皇漢武”經常互相銜接。今天我們看他的紀錄,不能否定他是一個特出的人物;但他的功業,仍要在長期的歷史上評判。最重要的一點,則是他所開創的局面,後人無法繼續。所以我們讀他的傳記,一定要上與“文景之治”相陪聯袂,而下面“從霍光到王莽”,更與他一生有不可分離的關係。
  漢武帝創立年號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繼續他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他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不過事實上漢武帝時期從來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法為主以儒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而宣儒並不等於棄法,法依然是漢武帝時期的最終裁決手段,當時積極啟用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軍事上,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之後,中國的國力已達巔峰。漢武帝繼位後,著手開始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封狼居胥,匈奴從此一蹶不振,為後來把西域併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
  春節始於太初改歷,漢武帝改正朔。
【詳細介紹】
  
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開拓者

 

一獨尊儒術;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創中國傳統主流文化之正統,在中華傳統文化舞台上獨領風騷兩千餘年,受到歷代統治者所推崇。這裡要說明的是,漢武帝並非限制其他各家的發展,致使大力提倡儒家的發展儒法結合。例如夏侯始昌既研習儒家又通曉陰陽五行家;宰相公孫弘兼治儒法兩家;主父偃以縱橫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馬談司馬遷以黃老學說起家。
  二設立中朝 抑制外朝;
  在惠文景帝期間,丞相大多主要是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禮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為貫徹自己的命令,於是設立中朝,尚書台也是這一時期出現的。
  三建立年號;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當年為元鼎四年,並追改以前為建元,元光,元朔 元狩,每一年號六年。
  四太初改歷;
  太初元年(前104)改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
  五鹽鐵官營;
  鹽鐵官營自漢代延續至今,今天鹽鐵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國企控制。
  六通西域;
  中國傳出了冶鐵術、鑿井術、絲綢製造、漆器製造等技術,西方(域)傳入胡(黃)瓜 胡蘿蔔 葡萄 汗血馬 核桃 天馬等 歷史意義重大
  七開疆拓土和外交。
1.發動對匈奴戰爭
  漢武帝對外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馬邑之戰起結束高祖以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開始對匈奴正式宣戰,先後派衛青、霍去病徵伐,解除了匈奴威脅,奪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擴張了西域版圖,將匈奴置於被動稱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2.派張騫出使西域
  漢武帝在發動對匈奴戰爭同時,他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進一步加強了與西域的聯繫,並發展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
  3.對東北方和南方用兵,擴充疆土
  在東北方,他派兵滅衛氏朝鮮(今朝鮮北部),置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漢帝國的版圖至此基本成形。
  同時使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權歸附漢朝,在西南先後設立了七個郡,其中在今海南島置儋耳郡、珠崖郡,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島與南海諸島的地區。疆土最南端超過今天越南胡志明市,這也使得今天的兩廣地區自秦朝後重歸中國版圖。
  
惟才是舉、不拘一格

漢武帝時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過任子制度使子孫當官;有錢人可通過“貲選”當官;先賢的後裔可以受照顧,如賈誼的兩個兒子就被關照當了郡守。然而,尤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舉、不拘一格。如皇后衛子夫是從奴婢中選拔出來的。衛青、霍去病分別是從奴僕和奴產子中選拔出來的。而丞相公孫弘、御史大夫兒寬,以及嚴助、朱買臣等人都是從貧苦平民中選拔上來的;御史大夫張湯、杜周和廷尉趙禹則是從小吏中選拔出來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漢武帝任用的一些將軍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磾(音:jin'mi'di)這樣一位匈奴的俘虜在宮中養馬的奴隸,竟然與霍光、上官桀一齊被選拔為託孤的重臣。這些情況說明漢武帝選拔人才是不受階級出身與民族差別限制的。然而,這不是說漢武帝用人沒有標準,標準還是有的,標準就是“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者,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這就是說,只要願為漢朝事業奮鬥,有藝能、有才幹的人,能為將相和可以出使遙遠國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話,用人的標準是惟才是舉。正因如此,漢武帝時人才濟濟。班固就驚嘆地說:“漢之得人,於此為盛!”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值得認真研究的。
  
巫蠱之禍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末年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和數位大臣皆死於巫蠱之禍。巫蠱為一種巫術。當時人認為使巫師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於地下,詛咒所怨者,被詛咒者即有災難。征和二年(公元前91),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與陽石公主奸,賀父子下獄死,連及諸邑、陽石公主皆坐誅。武帝命寵臣江充為使者治巫蠱,江充與太子有隙,遂陷害太子,並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查,太子自殺,衛後亦自殺。久之,巫蠱事多不信。田千秋等上書訟太子冤,武帝乃夷江充三族。又做“思子宮”,於太子被害處作“歸來望思之台”,以誌哀思。
  漢武帝晚年十分奢侈,常常大興土木,以致國庫空虛。漢武帝還喜歡任用酷吏,加重刑罰,從來也不把殺人當作一回事。而太子劉據則經常勸他與民休息,儘量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實行寬厚仁慈的政策。於是,漢武帝逐漸對劉據產生了不滿和怨恨。
  除太子劉據外,漢武帝後來還有5個兒子。在這6個兒子裡面,漢武帝最喜歡的是小兒子劉弗陵。漢武帝經常誇耀劉弗陵像自己,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漢代巫蠱術十分盛行。所謂巫蠱,就是人們製作木頭人,在上面刻上冤家的姓名,然後再放到地下或者放在房子裡,日夜詛咒。據他們說,這樣詛咒下去,就可以讓對方遭殃,自己得福。這種巫蠱術,也傳進了皇宮。那些怨恨皇帝、皇后和其他人的美人、宮女,也紛紛埋藏木頭人,偷偷地詛咒起來。
  漢武帝對這一套很迷信。有一天中午,他正躺在床上睡覺,忽然夢見幾千個手持棍棒的木頭人朝他打來,把他給嚇醒了。他以為有人在詛咒他,立即派江充去追查。
  江充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傢伙,他找了不少心腹,到處發掘木頭人,並且還用燒紅了的鐵器鉗人、烙人,強迫人們招供。不管是誰,只要被江充扣上“詛咒皇帝”的罪名,就不能活命。沒過多少日子,他就誅殺了好幾萬人。
  在這場慘案中,丞相公孫賀一家,還有陽石公主、諸邑公主等人,都被漢武帝斬殺了。江充見漢武帝居然可以對自己的親生女兒下毒手,就更加放心大膽地幹起來。他讓巫師對漢武帝說:“皇宮裡有人詛咒皇上,蠱氣很重,若不把那些木頭人挖出來,皇上的病就好不了。”
  於是,漢武帝就委派江充帶著一大批人到皇宮裡來發掘木頭人。他們先從跟漢武帝疏遠的後宮開始,一直搜查到衛皇后和太子劉據的住室,屋裡屋外都給掘遍了,都沒找到一塊木頭。
  為了陷害太子劉據,江充趁別人不注意,把事先準備好的木頭人拿出來,大肆宣揚說:“在太子宮裡挖掘出來的木頭人最多,還發現了太子書寫的帛書,上面寫著詛咒皇上的話。我們應該馬上奏明皇上,辦他的死罪。”
  劉據見江充故意陷害自己,立即親自到甘泉宮去奏明皇上,希望能得到皇上的赦免。而江充害怕劉據向漢武帝揭穿了自己的陰謀,趕緊派人攔住劉據的車馬,說什麼也不放他走。劉據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好讓一個心腹裝扮成漢武帝派來的使者,把江充等人監押起來。
  劉據指著江充罵道:“你這個奸臣,現在還想挑撥我們父子的關係嗎?”說完,劉據就藉口江充謀反,命武士將他斬首示眾。
  太子劉據為預防不測,急忙派人通報給衛皇后,調集軍隊來保衛皇宮。而這時,宦官蘇文等人逃了出去,報告漢武帝說是太子劉據起兵造反。漢武帝信以為真,馬上下了一道詔書,下令捉拿太子。
  事到臨頭,劉據只好打開武庫,把京城裡的囚犯武裝起來,抵抗前來鎮壓“造反”的軍隊。並想調集胡人軍團與北軍,結果胡人軍團被漢武帝調集鎮壓太子叛亂,北軍監護使者任安受了太子的印後閉門不出。太子還向城裡的文武百官宣布:“皇上在甘泉宮養病,有奸臣起來作亂。”這樣一來,弄得城裡的官民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在造反,就更加混亂起來。
  雙方在城裡混戰了四五天,死傷了好幾萬人,大街上到處都是屍體和血污。結果,劉據被打敗,只好趕緊帶著他的兩個兒子往南門,守門官田仁放太子逃出長安,最後跑到湖縣(今河南靈寶西)的一個老百姓家裡躲藏起來。
  不久,新安(今河南澠池東)縣令李壽知道了太子的下落,就帶領人馬來捉拿他。劉據無處逃跑,只好在門上拴了一條繩子,上吊死了。他的兩個兒子和那一家的主人,也被李壽手下的張富昌等人殺死了。此時在宮中的衛皇后也已自盡身亡。
  後來,漢武帝派人調查,才知道衛皇后和太子劉據從來沒有埋過木頭人,這一切都是江充搞的鬼。在這場禍亂中,他死了一個太子和兩個孫子,又悲傷又後悔。於是,他就下令滅了江充的宗族,宦官蘇文被活活燒死。其他參與此事的大臣也都被處死。
  最後,漢武帝越想越難過,就派人在湖縣修建了一座宮殿,叫作“思子宮”,又造了一座高台,叫作“歸來望思之台”,藉以寄託他對太子劉據和那兩個孫子的思念。
  
毀譽參半

  漢武帝是第一個用“罪己詔”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
  征和四年(前89年),漢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給百姓造成了痛苦,從此不再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甚至表白內心悔意。這就是《輪台罪己詔》。這份詔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詔。
  敢於罪己,置自己過失於天下輿論中心,漢武帝無疑是第一人!至此,後代皇帝犯了大錯,也會下“罪己詔”,公開認錯,展示明君姿態。
  直言敢諫的汲黯曾批評漢武帝:皇上殺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寬恕,這樣搞下去,天下人才早晚都會被殺光。漢武帝不為所動,漠然一笑:何世無才,只是人主沒有識得人才的慧眼,如果能夠辨明人才,何必擔心天下無才?(上招延士大夫,常如不足。然性嚴峻,群臣雖素所愛信者,或小有犯法,或欺罔,輒按誅之,無所寬假。汲黯諫曰:陛下求賢甚勞,未盡其用,輒已殺之。以有限之士,恣無已之誅,臣恐天下賢才將盡,陛下誰與共為治乎?黯言之甚怒。上笑而諭之曰:何世無才?患人不能識之耳。苟能識之,何患無人?夫所謂才者,猶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盡用。與無才同,不殺何施?)
  就是這樣一位視人才如草芥的漢武帝,一方面又極端地愛才、惜才。
  封建專制體制下,人才使用有兩大陋習:一是任人唯親,只用自己熟悉親信的人;二是論資排輩,必須按“三十九級台階”,一級一級往上爬,不能“亂”了規矩。而漢武帝一不會因言廢人:只要有才華,主父偃持不同政見,漢武帝照樣求賢若渴;二是敢於破格提拔:因為有能力,衛青家奴出身,漢武帝竟然破格提拔。
  不僅如此,漢武帝甚至擯棄正統,容納異類,慧眼發現東方朔,將莊嚴的朝堂變成一個充滿溫情和快樂的休息室,君臣之間宛如玩伴;同時,他不以狎褻而喪失原則,對東方朔的諍言擊節讚嘆,言聽計從。
  他初讀《子虛賦》,即大為傾慕;得見作者司馬相如,如獲至寶,讓他享受與自己同等的寫作待遇。能識人、能容人、能用人,漢武帝千古無二。秦始皇、漢高祖視文人為腐儒,唐太宗、清高宗或能知人,終究雅量闕如。
  漢武帝備受誤解和爭議的,就是閹割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史家——司馬遷。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他褒有貶,班固的《漢書·武帝紀》對他的文治大加讚揚:
  班固贊曰: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疇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歷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后,號令文章,煥然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班固絕口不提漢武帝的武功,表明對漢武帝的武功是有保留的。
  到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也是表揚、批評兼而有之:
  臣光曰: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然秦以之亡,漢以之興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統守,受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為什麼人們對漢武帝的評價分歧如此之大呢?
  首先,漢武帝是一個非常多面的人。他是一個政治家,非常有政治頭腦;但又是一個普通人,喜怒哀樂俱備。他是一位明君,深知自己的歷史責任;但他又是一位暴君,殺伐任性;他既立下蓋世之功,又給天下蒼生帶來巨大災難;他寵愛他喜歡的女人,可是,他不僅移情別戀,還為了江山,殺掉了自己最寵幸的女人。他絕頂聰明,又異常糊塗;為了傳說中的寶馬,居然不惜犧牲數萬人的生命。當更近地走近他時,我們會發現,在這些對立的角色中,他不是簡單地非此即彼。兩難之地,非常之時,他也會猶豫不定,甚至異常痛苦;同樣有普通人的歡喜和哀愁、小氣和算計、失眠和焦慮。在平常人眼裡他果決、自信、雄才大略。然而,我們在對他蓋棺論定時,往往流於偏激,說好時千古一人;說壞時罄竹難書。這樣,分歧就在所難免了。
  我們無法使用單一的標準評價任何人。人性本就複雜,更何況封建帝王!或許他的好發自本心,也可能是籠絡人心的手段;或許他的壞是皇權使然,不得已而為之,也可能是天性如此,薄情寡恩。因此,既然我們無法剝離他身上的帝王枷鎖,我們的評價,就只能在他的帝王與凡人兩種身份之間游移。當年天真無邪的“彘兒”,如何蛻變成一個既可愛又可怕的皇帝?怎么可能一言蔽之、一書盡之?
【武帝文采】
  劉徹不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愛好文學、提倡辭賦的詩人。明人王世貞以為,其成就在“長卿下、子云上”(《藝苑卮鹽》)其他存留的詩作,《瓠子歌》、《天馬歌》、《悼李夫人賦》也“壯麗鴻奇”(徐禎卿《談藝錄》),為詩論家所推崇。
  他的這首清麗雋永,筆調流暢的《秋風辭》,歷來為人們所稱道。此詩雖是即興之作,一波三折,抒寫得曲折纏綿。沈德潛《古詩源》卷二:“《離騷》遺響。文中子謂樂極哀來,其悔心之萌乎?”以“《離騷》遺響”觀之,乃就文辭而言,沈德潛的評價非常切實。 魯迅稱此詩“纏綿流麗,雖詞人不能過也。”
  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蕭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瓠子歌其一
  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兮慮殫為河。
  殫為河兮地不得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巨野溢,魚弗郁兮柏冬日。
  正道弛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放遠遊。
  歸舊川兮神哉沛,不封禪兮安知外。
  皇謂河公兮何不仁,泛濫不止兮愁吾人。
  齧桑浮兮淮泗滿,久不反兮水維緩。
  瓠子歌其二
  河湯湯兮激潺湲,北渡污兮浚流難。
  搴長茭兮沈美玉,河伯許兮薪不屬。
  薪不屬兮衛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御水!
  穨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萬福來。
【后妃子女】   
  皇后
  陳皇后 陳阿嬌(此名系小說《漢武故事》中“金屋藏嬌”記載而來),父堂邑侯陳午,母劉嫖既館陶大長公主,後因無子,指使巫女楚服下詛咒被廢黜。
  衛皇后 衛子夫,巫蠱之禍時劉據兵敗,劉徹收皇后璽綬,自殺。後漢宣帝追封為衛思後,是歷史上第一位有諡號的皇后。生劉據、衛長公主、石邑公主,諸邑公主。
  妃嬪
  李夫人,由霍光追封為孝武皇后,李延年的妹妹,生劉髆。
  趙婕妤(勾弋夫人又稱拳夫人),生漢昭帝劉弗陵。追封趙太后。
  王夫人 生齊懷王劉閎。
  尹夫人 尹婕妤
  邢夫人 邢娙娥
  李姬,生蓋長公主、劉旦、劉胥。
  某氏,生夷安公主。
  兒子
  長子 戾太子劉據 母皇后衛子夫
  次子 齊懷王劉閎 母王夫人 元狩六年立,18歲駕薨
  三子 燕剌王劉旦 母李姬
  四子 廣陵厲王劉胥(與齊懷王劉閎同時立)
  五子 昌邑哀王劉髆 母李夫人,天漢四年立(其子劉賀當過27天皇帝)
  六子 漢昭帝劉弗陵 母鉤弋夫人趙婕妤,在位十三年,21歲駕崩
  女兒
  由於歷史記載不詳,漢武帝之女未有明確排序。
  蓋長公主 鄂邑長公主
  衛長公主(當利公主),是漢武帝和衛皇后的長女,也是漢武帝最喜歡的女兒。
  陽石(德邑)公主
  諸邑公主
  石邑公主
  夷安公主 嫁漢武帝姊妹隆慮公主子昭平君。

7月7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