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後行

歷史字典解釋

形容遇事要再三考慮,反覆研究之後才採取行動。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季文子,遇事總要反覆考慮多次才行動。孔子聽見後說,想兩次也就可以了。

【出典】:

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例句】:

《水滸全傳》67回:“林沖諫道:‘兄長,人心難忖,三思而行。’”


連動 經過反覆思考,然後才行動。語出《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李劼人《 * 》:“葉秉誠把近 * 取下來,拿手巾擦著,一邊用他那半嘶半啞的聲音提議說:‘這不是小事,的確該三思而後行。’”△用於處事謹慎方面。→左思右想胸有成竹 ↔隨心所欲 冒冒失失。也作“三思而行”。

詞語分解

  • 三思的解釋 反覆思量,再三權衡凡事要三思,免得後悔依老爺這話,不但不能報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還要三思為妥。;;《紅樓夢》詳細解釋謂少思長,老思死,有思窮。《荀子·法行》:“ 孔子 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
  • 後行的解釋 .排在後面的行列。《漢書·李陵傳》:“ 陵 引士出營外為陳,前行持戟盾,後行持弓弩。”《隋書·禮儀志三》:“勇者持鉦鼓刀楯,為前行,戰士次之,槊者次之,弓箭為後行。” 唐 岑參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

歷史典故推薦:放牛歸馬

同“歸馬放牛”。謂戰爭止息不再用兵。清 侯方域《贈季弟序》:“往吾祖父遭明代盛時,二百年之間,放牛歸馬,天下習之,士非登甲科不貴。”清 王攄《西征蕩平歌》:“放牛歸馬自治始,閭閻擊壤同康衢。” 並列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思而後行歷史

相關歷史

三思而後行_三思而後行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