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賾索隱,鉤深致遠

歷史字典解釋

賾( ㄗㄜˊ zé ):幽深不明。索:求。鉤:鉤取。致:達到。 探討幽眇處,索求隱晦處,鉤取深奧處,推致遼遠處。 指探索事物的隱秘內情或深邃義理。語出《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漢.王符《潛夫論.卜列》:“及周史之筮敬仲,莊叔之筮穆子,可謂能探賾索隱,鉤深致遠者矣。”晉.夏湛《昆弟誥》:“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圖緯六藝,及百家眾流,罔不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梁啓超《國文語解》:“夫律者,規圓矩方,權重衡平,準繩嘉量,探賾索隱,鉤深致遠,莫不用焉。”也單引 ① 〔探賾索隱〕。三周..嵇康《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由此而言,探賾索隱,何謂為妄?”唐.王勃《四分律宗記序》:“原始要終,探賾索隱。”


其他 探求深奧精微的道理,搜尋隱秘難見的跡象。《周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多用於探索方面。也作“探奧索隱”、“探幽窮賾”、“探幽索隱”、“探賾鉤深”、“探賾索隱”、“賾探隱索”。

詞語分解

  • 探賾的解釋 探索奧秘。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應變知微,探賾賞要。”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二:“嘗欲求善笛而問之未暇,當有因余言而探賾者,律庶乎復顯矣。”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迨心

歷史典故推薦:上林書

同“雁足書”。南朝 陳 陳叔寶《長相思》之一:“望風雲,絕音息。上林書不歸,回紋徒自織。”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歷史

相關歷史

探賾索隱,鉤深致遠_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