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摸稜兩可

摸稜兩可

對問題的正反兩面含糊其詞,不明確表態,又寫作“模稜兩可”。比喻為人圓滑,不負責任。出自唐蘇味道的事跡。蘇味道(648-705年),趙州欒城(今河北欒城)人。進士及第。延載元年(694年)曾任宰相,但第二年便因事被出為集州刺史。至聖曆元年(698年)再任宰相。據史書記載,他前後居相位數載,卻沒有任何作為。他曾對人講:處理任何事情最好都不要決斷明白,否則出了錯誤必會遭到譴責。只要摸稜以持兩端就可以了。因此當時人稱其“蘇摸稜”。“摸稜兩可”,即由此發展而來。

【出典】:

《舊唐書》卷94《蘇味道傳》2991-2992頁:“味道善敷奏,多識台閣故事,然而前後居相位數載,竟不能有所發明,但脂韋其間,苟度取容而已。嘗謂人曰:‘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摸稜以持兩端可矣。’時人由是號為‘蘇摸稜’。”

【例句】:

清·張廷玉《明史·余珊傳》:“飾六藝以文奸言,假周官而奪漢政,堅白異同,模稜兩可。”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35章:“他覺得在文采的理論政策的淵博學問之下,就不敢堅持一個一定的主張,就不得不採取些模稜兩可,含混的語句了。”

摸稜兩可字典分解

成語摸稜兩可的解釋 握持稜角,兩端皆可。比喻遇事不決斷可否,不分是非。

摸稜的解釋 亦作“ 摸稜 ”。謂處事態度依違,不明確表示可否。《舊唐書·蘇味道傳》:“嘗謂人曰:‘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摸稜以持兩端可矣。’”世因稱 蘇

兩可的解釋 [both will do; either will do] 兩種可能都行我去不去兩可

也學習下:摸落縣【歷史地名】

南朝梁、陳間置,屬南合州。治所在今廣東雷州市境。隋大業初廢入海康縣。

摸稜兩可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