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怎么寫好看

病入膏肓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指不治之症,後形容病勢沉重,奄一息。公元前581年,晉景公生了重病,使人到秦國請醫生,秦伯派醫緩給晉治病。醫緩尚未到達,晉侯又夢見疾病變成兩個小孩子。一個說,他是個好醫生,恐怕會傷害我們,往哪裡逃?另一個說,我們呆在膏的下面,肓的上面,他就對我們沒辦法了。醫生到達後,對晉侯說,病源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砭石不能用,針刺夠不著,藥力也達不到,不能治了。晉侯說,真是個好醫生啊!遂饋以厚禮讓他回去。不久,晉侯死去。

【出典】:

《左傳·成公十年》:“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例句】: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52回:“吾觀琦過於酒色,病入膏育,見今面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 清·廷玉《明史·李自成、張獻忠傳序》:“……病入膏肓而無可救,不亡何待哉?”


主謂 原形容病勢嚴重,無法醫治。後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語本《左傳·成公十年》:“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極,藥不至焉,不可為也。’”鄧賢《中國知青夢》:“連隊的人們都為他感到惋惜。年紀輕輕就病入膏肓,這不是人生的一大悲劇么?”△貶義。說明病重,難以救治。→人命危淺 不可救藥不治之症 ↔不藥而愈 疥癬之疾 如日中天。也作“病染膏肓”、“病在膏肓”。

詞語分解

  • 病的解釋 病 ì 生物體發生不健康的現象:疾病。病症。病例。病痛。病情。病源。病癒。病變。病危。病逝。病榻。病殘。 缺點,錯誤:語病。通病。弊病。 損害,禍害:禍國病民。 不滿,責備:詬病。 煩躁,擔憂:“鄭人
  • 膏肓的解釋 .古代醫學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膈膜之間為肓。《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杜預 註:“肓,鬲也。心下為膏。”後遂用以稱病之難治者。

歷史典故推薦:謝池春草

同“謝池夢草”。宋 張榘《孤鸞.次虛齋先生梅詞韻》詞:“黃昏半窗淡月,照青青、謝池春草。”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病入膏肓歷史

相關歷史

病入膏肓_病入膏肓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