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自失

恍然自失怎么寫好看

恍然自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恍然:茫然。失:失去,失落。形容迷惘茫然,好像失落了什麼似的。《南史.任昉傳》:“時琅邪王融,有才俊,自謂無對當時。見昉之文,恍然自失。”


見“恍然若失”。梁啓超《節本明儒學案·崇仁學案·吳康齋先生語》:“看朱子六十後長進不多之語,恍然自失,嗚呼,日月逝矣,不可得而追矣。”

詞語分解

  • 恍然的解釋 .猶忽然。 三國 魏 阮籍 《達莊論》:“恍然而止,忽然而休。”.猛然領悟貌。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領者。” 清 戴名世 《<汪武曹稿>序》:“天下之從事於舉
  • 自失的解釋 .因感空虛、不足而內心若有所失。《列子·仲尼》:“ 子貢 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史記·日者列傳》:“ 宋忠 賈誼 忽而自失,芒乎無色,悵然噤口不能言。” 晉 葛洪 《抱朴子·嘉遯》:“ 赴勢

歷史典故推薦:暗室無欺

謂在暗地裡不做見不得人的事。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 “白李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 參見:○不欺暗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恍然自失歷史

相關歷史

恍然自失_恍然自失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