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揚抗墜

抑揚抗墜怎么寫好看

抑揚抗墜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抑揚:降低升高。抗墜:抗,高揚。墜,重濁。指音調的高低清濁。形容聲音有高有低,有重有濁。辜鴻銘《〈蒙養弦歌〉序》:“凡以詩之為教,溫柔敦厚,其善足以感發人之善心,其辭氣音節,抑揚抗墜,使人涵詠優遊而自得之,故其感人尤易。”

詞語分解

  • 抑揚的解釋 ∶音調有節秦地或高或低抑揚中散曲,漂泊 孝廉船。;; 溫庭筠《感舊陳詩》 ∶浮沉,進退。指處世態度進退屈伸,與時抑揚。;;張衡《南都賦》 ∶褒貶,指對人的評議外相抑揚,內相附會。;;《北史;甄琛傳》
  • 抗墜的解釋 指音調的高低清濁。語出《禮記·樂記》:“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 孫希旦 集解引 方愨 曰:“抗,言聲之發揚;隊,言聲之重濁。”隊,後作“墜”。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歌聲靡曼,而

歷史典故推薦:遠溯博索

謂廣泛地推尋考索。明 宋濂《題〈壽昌胡氏譜〉後》:“司馬遷作《史記》,遠溯博索,於孔子所不敢述者,皆采而實之。” 並列 廣泛地推求探索。明·宋濂《題〈壽昌胡氏譜〉後》:“司馬遷作《史記》,~,於孔子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抑揚抗墜歷史

相關歷史

抑揚抗墜_抑揚抗墜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