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信書不如無書

歷史字典解釋

孟子.盡心下》:“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武成》是《尚書》中《周書》的篇名。《尚書》又稱《書經》或《書》。《尚書》相傳為記載虞、夏、商、周四代典章文獻的彙編,其中《秦誓》至《秦誓》三十二篇稱為《周書》),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漂杵也!’”

孟子這話的意思是說,完全信書,還不如沒有書,書籍中的思想內容不一定全是正確的,如果不加分析地一概全信,那就會上當,以至自己也免不了發生謬誤。孟子接著舉例說,他對於《周書.武成》這篇文字,只不過取其兩三頁可靠而合理的東西罷了。至於說到武王伐紂時“血流漂杵”的記載,孟子是不以為然的。他認為,既然武王是以有道伐無道,怎么會殺那么多的人呢?

孟子不迷信書的意見本來是正確的,但是他在舉例說明這個問題的時候,卻把《武成》的意思給誤解了。其本來的意思是說,紂王的部下因爭權奪利而自相殘殺,並不是說武王 * 過多。孟子為了宣揚“仁者無敵於天下”這一點,竟至發生了一點誤會。何況說即使是正義的戰爭,雙方作戰也免不了巨大的犧牲呢!

後因以“盡信書不如無書”用為泛指不要迷信、拘泥於書本的典故。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漢章帝》:“有虞氏五載一巡,歲不給於道途,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也。”


主謂如完全相信依賴《書經》還不如沒有《書經》。比喻不要過分迷信、拘守於書本條條框框。語本《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宋·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嗚呼,盡信書不如無書。”△多用於寫人做學問,辦事情不要拘泥於書本。→活學活用 ↔食古不化

歷史典故推薦:乘鳧舄

源見“王喬鳧舄”。喻地方官來去的行蹤。宋 周申《沁園春.壽楚陽趙宰》詞:“試問丹砂,聊乘鳧舄,來種錦江桃李春。”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盡信書不如無書歷史

相關歷史

盡信書不如無書_盡信書不如無書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