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生畏死

貪生畏死怎么寫好看

貪生畏死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貪戀生存,害怕死亡。《漢書.文三王傳》:“今立(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日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病,徼幸得逾於須臾。”清 計六奇《明季北略.論明季致亂之由》:“百姓無饑饉之虞,猶或貪生畏死。”亦作“貪生惡死”、“貪生怕死”。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親戚,顧妻子。”元 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只見稟牆外有個受刑婦人,在那裡聲冤叫屈,知道的是他貪生怕死,不知道的則道俺衙門中錯斷了公事。”柳青《銅牆鐵壁》第十五章:“那人在土地革命時被敵人捉住,貪生怕死,幫助敵人做了事。”


並列 過於貪愛生命,畏懼死亡。語本《淮南子·汜論訓》:“非不貪生而畏死也,感於恐死而反忘生也。”《漢書·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月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病,僥倖得逾於須臾。”△貶義。多指危及生命的關頭,為保存性命而不顧一切。↔捨生忘死 寧死不屈。 也作“怕死貪生”、“愛生惡死”、“貪生惡死”。

詞語分解

  • 貪生的解釋 過分眷戀生命。多含貶義。《韓非子·難言》:“言而近世,辭不悖逆,則見以為貪生而諛上。” 林紓 《讀<北史·恩倖傳>》:“甘謟者害明,據樂者諱禍,貪生者忘醜。”
  • 死的解釋 死 ǐ 喪失生命,與“生”、“活”相對:死亡。死訊。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離死別。死有餘辜。 不顧生命:死志(犧牲生命的決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戰。 固執,堅持到底:死心塌地。死賣力氣。 無

歷史典故推薦: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上:指在位者。 當政的人不按正道行事,民心離散已經很久了。 意謂在位者不能以身作則,就會失去民心。語出《論語.子張》:“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後漢書.孔融傳》:“末世陵遲,風化壞亂,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貪生畏死歷史

相關歷史

貪生畏死_貪生畏死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