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縣

蒼梧縣怎么寫好看

蒼梧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隋開皇十年(590)改廣信縣置,屬靜州治所在今廣西梧州市。大業初屬蒼梧。唐為梧州治。元為梧州路治。明為梧州府治。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中英《續議緬甸條約附款》闢為通商口岸。民國初為廣西蒼梧道治。1927年析城區置梧州市,1932年廢。1949年復置梧州市。1952年遷縣治龍圩鎮,即今蒼梧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東鄰廣東省。屬梧州市。面積 4272 平方千米。人口54.9萬。轄17鎮。縣人民政府駐龍圩鎮。“蒼梧”之名最早見於《戰國策·楚一》,蘇秦為趙合縱說楚威王曰:楚地“南有洞庭、蒼梧”。《史記·五帝本紀》: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蒼梧郡,治廣信縣,即今梧州市。西漢置猛陵縣,在今蒼梧縣西北,屬蒼梧郡。三國吳增置新寧縣,在今蒼梧縣東南,屬蒼梧郡。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新寧縣為寧新縣。東晉增置遂成(又作城)縣,在今蒼梧縣西南,屬蒼梧郡。隋廢猛陵縣、寧新縣,開皇十年(590年)改廣信縣置蒼梧縣,屬蒼梧郡;次年改遂成縣為戎成縣,屬永平郡。唐初蒼梧縣為梧州治。武德四年(621年)復置猛陵縣,貞觀八年(634年)更名孟陵縣。屬梧州。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廢孟陵、戎城兩縣併入蒼梧縣,六年復置戎城縣,熙寧四年(1071年)又廢入蒼梧縣。元蒼梧縣為梧州路治。明、清為梧州府治。1912年廢蒼梧縣入梧州府。1913年復置蒼梧縣,屬鬱江道。1914年屬蒼梧道。1949年屬梧州專區,1951年屬容縣專區。1952年縣治至今址。1958年屬梧州專區,1971年屬梧州地區。1983年隸梧州市。境內地勢西北、東南高,中部低,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潯江桂江東安江、安平河等流經。屬南 * 帶濕潤氣候。農產以稻、蔗、甘薯、豆類、玉米、木薯為主,並產松香、玉桂、八角、竹子等。特產“古鳳荔枝”、“六堡茶”等。礦產有鈦鐵、鉛、鋅、花崗石、大理石、瓷土等。工業有水泥、化工、農機、罐頭、松脂、製糖、釀酒、陶瓷等。321、207國道經此。水運可達梧州、貴港、柳州、平樂等地。名勝古蹟和紀念地有炳慰塔、龍巖、石拱橋粵東會館、李濟琛故居、爽島民俗風情旅遊區。

詞語分解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當陽市

在湖北省中部偏西。宜昌市代管。面積 平方千米。人口.萬。轄街道辦事處、鎮。市人民政府駐玉陽。秦為南郡地。西漢置當陽縣。因處荊山之南,故名;另說取“天子當陽,諸侯用令”之意。《郡縣釋名》湖廣卷上:當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蒼梧縣歷史

相關歷史

蒼梧縣_蒼梧縣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