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牆見堯

歷史字典解釋

南朝.宋.范曄等《後漢書.李固傳》:“昔堯殂之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睹堯於羹,斯所謂聿(註:述也)追來,不失臣子之節者。”

堯死後,舜日夜思念,三年之中,坐著便看到堯的形象在牆上,吃飯時便看到堯的影子在羹中。後因以“羹牆”、“羹牆見堯”為思慕前輩或先賢之典。

宋.趙與虤《娛書堂詩話》下:“適睿思殿有徽宗御畫,特為卓絕,上時持玩,以起羹牆之悲。”明.李東陽闕里志序》:“羹牆見堯,河洛思禹。”明.張居正《請敷謨烈以裨聖學疏》:“良以羹牆如見,自不忘繼志之思。”

詞語分解

  • 羹牆的解釋 《後漢書·李固傳》:“昔 堯 殂之後, 舜 仰慕三年,坐則見 堯 於牆,食則覩 堯 於羹。”後以“羹牆”為追念前輩或仰慕聖賢的意思。 宋 李綱 《邀說十議·議修德》:“思宗社之危而不忘之於寤寐,念父
  • 堯的解釋 堯 (堯) á 傳說中上古帝王名:堯舜(“堯”和“舜”,均為傳說中上古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堯天舜日(舊時喻太平盛世)。 筆畫數:; 部首:兀;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震天鑠地

《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裴松之註:“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於時天震地駭。”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羹牆見堯歷史

相關歷史

羹牆見堯_羹牆見堯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