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不憤不啟

不憤不啟

原指只有學生急於想弄明白一種道理而尚未明白時,老師才去開導他們。後來則泛指不經過挫折或失敗,就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和取得成功。孔子在談到他的教學方法時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而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一張桌子四個角,舉一個角為例,如果學生不能類推其它三個角,就不要再教他了。

【出典】:

《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不憤不啟字典分解

成語不憤不啟的解釋 憤:心裡想弄明白而還不明白。啟:啟發。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

多學一學:不到江東【歷史典故】

借指不願含羞忍辱屈生而回故里。元薩都剌《木蘭花慢》詞: “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 參見:○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不憤不啟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