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童蒙

求童蒙怎么寫好看

求童蒙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比喻卜問吉兆。唐王適《中言懷》詩: “時來不可問, 何用求童蒙。 ” ●《 易·蒙》:“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蒙: 物之雅,物始生稚小,蒙昧未發。筮(shi): 占卜決疑。瀆: 輕侮不敬。貞: 正。古人認為,萬物生成之後,接著便是幼稚蒙昧時期,教育便成為當務之急。教育的則,並非我去求蒙昧的幼童,而是他來求我教導。

詞語分解

  • 蒙的字典解釋 蒙 (矇) ē 欺騙:矇騙。蒙哄。矇事。欺上蒙下。 昏迷,眼發黑:矇頭轉向。 胡亂猜測:瞎矇。 受 蒙 (④濛) é 沒有知識,愚昧:啟蒙。發蒙。蒙昧。 遮蓋起來:蒙罩。蒙子。蒙蔽。 受:承蒙。蒙難

歷史典故推薦:鞮譯象寄

源見“象寄譯鞮”。借指四方少數民族或邊遠地區。明 唐順之《重修宜興縣學記》:“其業之精也,則自虞、夏、商、周之典章,鞮譯象寄之語言,至於射御摽縵雜服之技,凡可以為國家天下之用者,能貫而通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求童蒙歷史

相關歷史

求童蒙_求童蒙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