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仁棄義

絕仁棄義怎么寫好看

絕仁棄義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謂棄絕俗世倡導的仁義,回復到人的本性。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老子》一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慈。”


並列 拋棄世俗所倡導的仁義而回復到人的本性。語出《老子》:“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種絕仁棄義、返璞歸真的觀念,具有一定反禮教的意義。△多用作勸誡人淨除世俗名利而返歸人慈善本性的思想言論。

詞語分解

  • 絕的解釋 絕 (絶) é 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跡。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 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 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 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
  • 義的解釋 義 (義) 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正義。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 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務。義憤。義演。見義勇為。 情誼:義氣。恩義。義重如山。 意思,人對事物認識到的內容:意義。含義。

歷史典故推薦:人言藉藉

《漢書?江都易王非傳》:“國中口語籍籍,慎無復至江都。”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絕仁棄義歷史

相關歷史

絕仁棄義_絕仁棄義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