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啖名

啖名

《三國志.魏書.盧毓傳》:“時舉中書郎,詔曰:‘得其人與否,在盧生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舉薦官員,莫要只重虛名,而應注重真才實學。後因以“啖名”為好名或徒有虛名的典故。

《世說新語.排調》:“簡文(梁簡文帝蕭綱)在殿上行,右軍(指王羲之。王曾官右軍將軍)與孫興公(孫綽)在後,右軍指簡文語孫曰:‘此啖名客。’”

啖名字典分解

啖名的解釋 好名;貪求虛名。 明 李贄 《答焦漪園》:“真啖名不濟事客,畫作褒衣大冠,以堂堂巍巍自負。” 康有為 《感事》詩:“啖名豈料皆 殷浩 ,受祿誰能似 介推 。”

啖的解釋 啖 dàn 吃或給人吃:啖飯。啖以肉食。 拿利益引誘人:啖以私利。 古同“淡”,清淡。 姓。 筆畫數:11; 部首:口; 筆順編號:25143344334

名的解釋 名 míng 人或事物的稱謂:名字。名氏。名姓。名義。名分(f坣 )。名堂。名落孫山。名存實亡。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做某事時用來作依據的稱號

多學一學:啖蔗過尾【歷史典故】

同“啖蔗入佳境”。清 黃遵憲《番客篇》詩:“啖蔗過蔗尾,剖瓜余瓜囊。”

啖名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