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牆立觀

牆立觀

源見“壁上觀”。謂置身事外、坐觀勝負。《新唐書.李正己傳》:“時回紇恃功橫,諸軍莫敢抗。正己欲以氣折之,與大酋角逐。眾士皆牆立觀,約曰:‘後者批之。’”

牆立觀字典分解

牆立觀的解釋 猶壁上觀。謂置身事外,坐觀勝負。《新唐書·藩鎮傳·李正己》:“時 回紇 恃功橫,諸軍莫敢抗。 正己 欲以氣折之,與大酋角逐。眾士皆牆立觀,約曰:‘後者批之。’”

牆立的解釋 謂不可行,行不通。語出《論語·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劉寶楠 正義:“訓正為向,與正南面之正同。向牆面之而立,言不可行也。

觀國語字典 觀 (觀) guān 看,察看:觀看。觀止(讚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無以復加)。觀風(a.暗中察看動靜,以定行止;b.觀察民間風俗習慣,生活狀態)。觀陣。觀賞

多學一學:牆立【歷史典故】

《論語.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歟!”劉寶楠正義:“向牆面之而立,言不可行也。”後因以“牆立”喻指不可行,行不通。清 馮桂芬《洪銘之時文序》:“近日時文之弊有二:下者襞積破碎,優孟衣冠,人知其陋已;高者貌為先正,牆立隅行。”

牆立觀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