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良雜苦

鬻良雜苦怎么寫好看

鬻良雜苦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鬻:賣。良:指好貨。:指劣物。把劣貨夾雜在好貨里買賣。指奸商的行徑。語本《周禮.天官.典婦功》:“辨其苦良而賈之。”清.范鍇《漢口叢談》卷二:“漢口東達吳會,西通巴,是以瑰貨方至,??賄紛,鬻良雜苦,既引既遷。”


並列 把壞的東西混雜在好的東西裡面,當作好的東西一起賣出。漢·衡《西京賦》:“爾乃商賈百族,裨販夫婦,鬻良雜苦,蚩眩邊鄙。”薛綜註:“良,善也,先見良物,價定,而雜與惡物,以期惑下土之人。”△貶義。用於寫狡詐商賈弄虛作假的手。→魚目混珠 魚目混珍 魚目間珠 飲羊登壟←→貨真價實 文明經

詞語分解

  • 鬻的解釋 鬻 ù 賣:鬻歌。鬻畫。鬻文為生。賣兒鬻女。 〔淫鬻〕水流溪谷之間。 古同“育”,養育。 筆畫數:; 部首:鬲; 筆順編號:
  • 苦的解釋 苦 ǔ 像膽汁或黃連的滋味,與“甘”相對:甘苦。苦膽。苦瓜。 感覺難受的:苦境。苦海(原為佛教用語,後喻很苦的環境)。苦悶。含辛茹苦。吃苦耐勞。苦惱。 為某種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於(a.對某種

歷史典故推薦:霜露感

同“霜露之感”。宋 王安石《駕自啟聖還內》詩:“天子當懷霜露感,都人亦嘆鼓簫悲。”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鬻良雜苦歷史

相關歷史

鬻良雜苦_鬻良雜苦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