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簦

擔簦怎么寫好看

擔簦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史記.虞卿列傳》:“虞卿者,遊說之士也。躡蹻檐簦說趙成王。

“簦”方指斗笠。據《史記》記載,戰國時虞卿曾背著斗笠不惜遠程奔波之勞遊說趙孝成王。後以“擔簦”喻奔波辛勞。

唐.李群玉《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判官兼簡空上人》:“摧藏擔簦客,鬱抑胸襟事。”

詞語分解

  • 擔簦的解釋 背著傘。謂奔走,跋涉。 南朝 宋 吳邁遠 《長相思》詩:“ 虞卿 棄相印,擔簦為同歡。” 宋 張孝祥 《卜運算元》詞:“萬里去擔簦,誰識 新豐 旅。”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序》:“擔簦追師
  • 擔的字典解釋 擔 (擔) ā 用肩膀挑:擔水。 承當,負責:擔負。擔任。擔當。擔待(.原諒;.擔當責任)。擔重任。擔風險。 擔 (擔) à 挑東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擔。 一挑東西:擔子。勇挑重擔。 中國市
  • 簦的字典解釋 簦 ē 古代有柄的笠,像現在的雨傘。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鼎湖龍髯

源見“乘龍出鼎湖”。借指已故帝王。唐 李嶠《汾陰行》:“珠簾羽扇長寂寞,鼎湖龍髯安可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擔簦歷史

相關歷史

擔簦_擔簦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