蓴菜鱸羹

歷史字典解釋

同“蓴羹鱸膾”。清 龍啟瑞《玉漏遲.立秋》詞:“那無蓴菜鱸羹,嘆故里西風,芋荒盡。”

詞語分解

  • 蓴菜的解釋 即蓴菜。又名鳧葵。多年生水草。葉片橢圓形,浮水面。莖上和葉的背面有粘液。花暗紅色,嫩葉可做湯菜。 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薄采其茆》:“茆與荇葉相似,南人謂之蓴菜。” 唐 劉長卿
  • 羹的解釋 羹 ē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凍狀食物:羹湯。肉羹。雞蛋羹。 筆畫數:; 部首:羊;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子牟還

源見“子牟戀魏闕”。喻指由外地入朝作官。唐 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居守相國崔公兼呈工部劉公》:“人慚公幹臥,頻送子牟還。”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蓴菜鱸羹歷史

相關歷史

蓴菜鱸羹_蓴菜鱸羹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