蓴羹鱸膾

歷史字典解釋

蓴:蓴菜,可食。羹:湯。鱸:鱸魚。膾:切得很細的肉。蓴菜羹和鱸魚片,都是南方風味的菜。比喻思念故鄉。翰,字季鷹,吳郡吳(今江蘇蘇州市)人。有清才,善屬文,但為人放縱不拘,不告訴家人自行到洛陽大司馬東曹掾。時齊王司馬同執朝政。張翰對同鄉顧榮說:“天下紛紛,災難不斷。享有四海盛名的人想退出功名都很難,我本山林間人,不求聞達於世,你可要小心謹慎啊。”又看到陣陣秋風起,就想起家鄉的風味蔬菜,蓴羹、鱸魚膾,思鄉之情頓起,說:“人生貴在隨心所欲,怎能為求名爵而到千里之外受做官的束縛呢?”於是便駕車回家了。

【出典】:

《晉書》卷92《張翰傳》2384頁:“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

【例句】:

宋·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意倦須還,身閒貴早,豈為蓴羹鱸膾哉。” 宋·方岳《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蘆外蓬舟千重,菰菜蓴羹一夢,無語寄歸鴻。” 宋·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休說臚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近代三立《遣興二首》之一:“正有江湖魚未膾,可堪憐幾鵲來喧。” 宋·吳潛《滿江紅·送李御帶珙》:“過垂虹亭下系扁舟,鱸堪煮。”


並列 蓴,野菜名。膾,切細的魚肉。思鄉辭官。語本《晉書·文苑傳·張翰》:“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亦指家鄉美味。宋·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意倦須還,身閒貴早,豈為蓴羹鱸膾哉。”△用於歸隱。也作“蓴鱸之思”。

詞語分解

  • 蓴羹的解釋 用蓴菜烹製的羹。《晉書·陸機傳》:“嘗詣侍中 王濟 , 濟 指羊酪謂 機 曰:‘卿 吳中 何以敵此?’答云:‘千里蓴羹,未下鹽豉。’時人以為名對。”《說郛》卷十九引 宋 曾三異 《因話錄·蓴羹》:“‘
  • 鱸膾的解釋 亦作“ 鱸鱠 ”。鱸魚膾。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芋羹真底可,鱸膾漫勞思。” 元 朱希晦 《和韻簡天則上天》:“故鄉鱸鱠牽歸思,近砌蛩聲攪夜眠。” 明 王世貞 《送顧舍人使金陵

歷史典故推薦:鼴鼠易盈

《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蓴羹鱸膾歷史

相關歷史

蓴羹鱸膾_蓴羹鱸膾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