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若驚龍

矯若驚龍怎么寫好看

矯若驚龍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形容靈活像游龍之姿。常用於狀寫筆勢、舞姿等。《晉書.王羲之傳》:“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亦作“矯若游龍”。明.梅鼎祚《玉合記.義姤》:“看他矯若游龍,超逾集鳥。……夜月紅樓,樹下霓裳出月。是好舞也。”《孽海花》六回:“那時早已開演,只見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正在繩上忽低忽昂的走來走去,大有矯若游龍、翩若驚鴻之勢。”


述補 形容靈活善變像游龍的姿勢。《晉書·王羲之傳》:“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褒義。常用於表示筆勢、舞姿靈活多姿。→威如虎勢。也作“矯若游龍”。

詞語分解

  • 矯的解釋 矯 (矯) ǎ 糾正,把彎曲的弄直:矯正。矯形。矯治。矯世(矯正世俗)。矯情(故意違反常態,表示與眾不同)。矯枉過正。 假託:矯命。矯詔。矯虔(官吏假託上命掠奪百姓的財物)。 強壯,勇武:矯健。矯捷。
  • 驚龍的解釋 形容舉止飄逸灑脫。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時人目 王右軍 ,飄如游雲,矯若驚龍。”亦形容筆勢生動的書法。 宋 蘇軾 《次韻舒堯文祈雪霧豬泉》詩:“揮毫落紙勿言疲,驚龍再起震失匙

歷史典故推薦:江妃玉佩

源見“漢皋解佩”。借指定情信物。唐 王翰《賦得明星玉女壇送廉察尉華陰》詩:“江妃玉佩留為念,嬴女銀簫空自憐。”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矯若驚龍歷史

相關歷史

矯若驚龍_矯若驚龍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