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頑不悛

怙頑不悛怎么寫好看

怙頑不悛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猶言頑固不化。《明史.廣西土司傳二.思明》:“帝曰:‘蠻人怙頑不悛,終必取禍,姑待之。’”


連動 悛,悔改。頑固不開化。《明史·廣西土傳二·思明》:“帝曰:‘蠻人怙頑不悛,終必取禍,姑待之’”。△貶義。多用於形容人的習性。→頑固不化

詞語分解

  • 怙的解釋 怙 ù 依靠,仗恃:怙勢。怙恃(亦為父母的代稱)。怙亂(乘禍亂之際謀取私利)。怙惡不悛(堅持作惡,不肯悔改)。失怙(失了父親)。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 不悛的解釋 不悔改。《左傳·哀公二十七年》:“ 知伯 不悛, 趙襄子 由是惎 知伯 ,遂喪之。” 唐 岑參 《阻戎瀘間群盜》詩:“兵革方禦寇,爾惡胡不悛?” 明 無名氏 《玉環記·皋逢簫玉》:“知再不悛,乘風

歷史典故推薦:望風而降

風:蹤影。看見敵人的影子便繳械投降。形容軍隊毫無士氣。元.關漢卿《五侯宴》三折:“自起兵之後,所過城池望風而降。”《英烈傳》七○回:“使這些地面望風而降,庶幾三府十八州,都屬大明。” 連動 看見敵人的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怙頑不悛歷史

相關歷史

怙頑不悛_怙頑不悛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