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骨伶仃

歷史字典解釋

形容人或動物瘦得皮包骨的樣子。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二六章:“這牢房比較大點、亮點,裡面關著一個瘦骨伶仃的老頭兒。”葉聖陶《夜》:“尤其是那些和善得很的,又加上瘦骨伶仃;吹口氣就會跌倒似的,那簡直幹不了。”亦作“瘦骨零丁”。《中國民間故事選.老爺和奴才》:“牧人看見奶牛瘦骨零丁的樣子,很生氣。”


主謂 形容人體弱消瘦的樣子。敦祺《林則徐》(上):“好多水軍兵丁吸食鴉片,瘦骨伶仃的,怎能打仗?”△貶義。多用於描述身體狀況不良。→骨瘦如柴瘦骨嶙峋 ↔體壯如牛 心寬體胖。 也作“瘦骨零丁”。

詞語分解

  • 瘦骨的解釋 .謂馬的肢體強壯而不肥。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馬》詩:“胡馬 大宛 名,鋒稜瘦骨成。”.指瘦弱的身軀。 唐 陸龜蒙 《記事》詩:“瘦骨倍加寒,徒為厚繒纊。” 清 納蘭性德 《昭君怨》詞:“瘦骨不
  • 伶仃的解釋 ∶孤苦無依靠斜陽孤影嘆伶仃,橫按烏藤坐草亭。;;陸游《幽居遣懷》 ∶瘦弱無力的樣子瘦骨伶仃詳細解釋亦作“ 伶丁 ”。.孤獨貌。《文選·李密<陳情表>》“零丁孤苦” 李善 注引舊題 漢 李陵 《贈蘇

歷史典故推薦:私智

一個人的智慧或個人有限的見識。《史記.項羽本紀》:“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瘦骨伶仃歷史

相關歷史

瘦骨伶仃_瘦骨伶仃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