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之恥

三北之恥怎么寫好看

三北之恥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戰國策.齊策六》:“曹沫為魯君將,三戰三北,而喪地千里……故去三北之恥,退而與魯君計也,曹子以為遭。齊桓公有天下,朝諸侯。曹子以一劍之任,劫桓公於壇位之上,顏色不變,而辭氣不悖。三戰之所喪,一朝而反之,天下震動驚駭,威信吳、楚,傳名後世。”

春秋時,曹沫為魯國大將,他軍與齊作戰,曾三戰連遭敗北,失地千里,後稱為“三北之恥”,也叫做“三敗之辱”。後用為詠曹沫敗辱之典。

《文選》卷四一漢.李陵《答蘇武書》:“昔范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沫不死三敗之辱,卒復勾踐之仇,報魯國之羞。”

詞語分解

  • 三北的解釋 三次敗逃。《韓詩外傳》卷十:“《傳》曰: 卞莊 好勇,母無恙時,三戰而三北。交遊非之,國君辱之。 卞莊子 受命,顏色不變。” 唐 皮日休 《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亦迭和之微旨也》詩:“雖然未三北,亦可輸
  • 恥的解釋 恥 ǐ 羞愧,羞辱:羞恥。雪恥。奇恥大辱。恥笑。恥罵。 榮 筆畫數:; 部首:耳;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苜蓿盤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閩中進士》:“薛令之……累遷左庶子(庶子,官名,為太子的侍從官,南北朝稱中庶子,唐以後始分左右,主太子官屬中的左右春坊)。時開元東宮官僚清淡,令之以詩自悼(悼,傷感),復紀於公署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北之恥歷史

相關歷史

三北之恥_三北之恥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