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鎮

新店鎮怎么寫好看

新店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一作辛店鎮北宋置,屬巨鹿縣。在今河北任縣東三十七里辛店。金改屬任縣。

②一作辛店。即今山東東營市西辛店鎮。清光緒《山東通志》 卷2 《輿圖志》: 樂安縣 (今廣饒縣) 北有新店鎮。

南宋置,屬蒲圻縣。即今湖北蒲圻市西南四十二里新店鎮。《輿地紀勝》 卷68鄂州: 大濟院 “在圻之新店鎮”。


(1)在山西省沁縣東部。面積116平方千米。人口1.5萬。鎮人民政府駐新店,人口2610。李家莊,因地處交通要道,南北客商過往食宿於此,改名新店。原屬襄縣。1955年劃歸沁縣設新店鄉,次年改鎮。1958年改燈塔公社,1959年改新店公社,1984年復鎮。2000年南池鄉、待賢鄉併入。產小麥、玉米、高粱、穀子,種桑養蠶為骨幹產業。有水暖配件等廠。太焦鐵路208國道經此。有北魏武帝廟。(2)在江蘇省新沂市西南部。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4.63萬。鎮人民政府駐小湖,人口 4800。1949—1952年為新安縣和新沂縣新店區,後屬棋盤區、王莊區。1957年建新店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9年置鎮。2000年小湖鄉併入。產小麥、稻、花生、大豆、玉米、薯、蠶繭。水產養殖業發達。礦產有石英、礦泉水。有電鍍、造船、造漆、地毯等廠。有公路通市區。(3)在江蘇省如東縣西南部、九洋河兩岸。面積81平方千米。人口4.2萬。鎮人民政府駐新店,人口3200。1949年為紅星鄉,1956年併入顧茂鄉。1958年顧茂鄉改新店公社,以駐地名新店橋得名。1983年改設新店鄉,1996年置鎮。2000年湯園鄉併入。產稻、小麥、棉花、蠶繭、水產品等。有鑄造、工藝繡品、皮件、農藥、化工等廠。洋興等公路經此。(4)在安徽省霍邱縣東北淮河南岸。面積134平方千米。人口6.8萬。鎮人民政府駐新店,人口4510。原名三橋鎮,清時毀於戰火,重建後改今名。1949年設新店鄉。1958年屬臨淮公社,1961年改新店公社。1983年復設鄉,1986年置鎮。1992年家埠鄉併入新店鎮。主產棉花、稻、小麥、紅麻等。為湖河間農副水產集散地。有林場、船隊、建築隊、窯廠及鐵木器社等。有蘆葦編制等業。壽霍公路經此。淮河有航運碼頭,為水陸交通要衝。(5)在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西部、外福鐵路南側。面積49.5平方千米。人口3.2萬。鎮人民政府駐湖前,人口800。元為福州至連江通道,新設邸店,故名。1956年設新店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置鎮。1995年從郊區劃歸晉安區。產稻、蔬菜、福橘、茉莉花。有汽配、鑄造等廠。省拖拉機廠、市變壓器廠、市第一開關廠設此。104國道經此。古蹟有崇福寺、王審知墓、林紓墓。(6)在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南部,三面臨海,外有大、小嶝島屏峙。面積118平方千米。人口8萬。鎮人民政府駐新店,人口2680。明嘉靖年間洪厝村民徙此開店,故名。1958年設新店鄉,後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7年置鎮。產稻、甘薯、海鹽、魚蝦、貝類。特產文昌魚。有造船、冷凍、塑膠等廠。有公路接福詔公路。五店港為省天然良港,有貨船直通港、澳。古蹟有明代東界石塔等。(7)在河南省郾城縣西部。面積67.1平方千米。人口4.7萬。鎮人民政府駐新店,人口800。相傳,明代山西洪洞縣移民至此,在堯河東岸河堤旁建村,且多在大道旁開店,始稱斜店。後因水上交通不便,村莊東移,在今址重新建村,改名新店。1949年設區,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2000年改鎮。產小麥、玉米、棉花、菸葉、蔬菜。有農機修理、麵粉、磚瓦等廠。漯寶鐵路、洛界公路經此。古蹟有九女冢、凌雲台遺址。(8)在湖北省赤壁市西南部。西鄰湖南省。面積225平方千米。人口4.6萬。鎮人民政府駐新店,人口4080。解放前為新斗鄉。1949年屬於蒲圻縣第三區。1951年為新店鎮,1962年置新店公社,1987年改置新店鎮。2001年余家橋鎮併入。主產稻、小麥、棉花,盛產茶、麻,特產新溪河春魚。有建材、制茶、碳酸鎂等廠。礦產有煤、石英砂、石灰石,儲量豐富。京珠高速公路經此,有公路通107國道。名勝古蹟有三國東吳太平城、蒲首山仙人洞、燕子岩摩尼峰寺等。(9)在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東南部。面積23平方千米。人口1.8萬。鎮人民政府駐新店,人口1650。清初為驛站,逐漸形成村落集市,故稱新店鋪。1949年為新店鄉,屬富順縣。1958年仁和鄉劃入改為新店公社。1978年劃歸自貢市大安區,1984年改為新店鄉。1995年置鎮。主產花生、油菜籽、紅麻、柑橘、甘蔗等。有榨油、農機、釀酒等業。為區境東南部農副土特產品的重要集散地。自富公路經此。(10)在四川省營山縣中部。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2.3萬。鎮人民政府駐新店,人口1220。湖廣移民在此開設店鋪,故名。1949年為新店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2年置鎮,照珠、法堂二鄉併入。1994年法堂鄉劃出。產油菜籽、柑橘。有榨油、鑄鐵、釀酒等廠和果園。通公路。(11)在四川省 * 北部。面積47平方千米。人口2萬。鎮人民政府駐新店,人口2300。明代興集名周家街,清康熙時新店鋪日增,遂名新店場。1949年為新店鄉,1958年為新店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置鎮,紅光鄉併入。主產稻、玉米、小麥、油菜籽等。有機磚、農機、修建等企業。有清漪湖旅遊區。川藏公路經此。有宋茶馬遺址。(12)在四川省威遠縣南部。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5.1萬。鎮人民政府駐新店,人口2000。因昔建場時多新店鋪,故名。1949年為新盛鄉,1958年改新店公社,1984年改新和鄉,1991年置新店鎮。1992年永民鄉、民望鄉併入。主產麻、花生、油菜籽、蠶繭、生豬等。特產“七星椒”。有塗料、絲綢、機修、機磚、水泥預製、糧油加工等業。為農副產品集散地。貢連公路經此。(13)在貴州省清鎮市西北部、九頭坡東部。面積142平方千米。人口5.3萬。鎮人民政府駐新店街,人口3350。四周山丘環列,為清鎮通往黔西、大方、畢節交通要道,多店鋪,故名。1950年設新店鄉,1953年分置新店、茶店、螞蟥、歸宇四鄉。1958年並為新店、茶店管理區。1961年並置新店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合併新店、鴨池、化龍、韓家壩四鄉成立。產烤菸。清畢公路經此。

詞語分解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鴨窩沙

今上海寶山縣東北長江中,長興島西北部。民國 《寶山縣續志》 卷沙州: “長興沙。此即前志 《水利圖》 所稱鴨窩沙,俗以其形如睡鴨,故名。後改長興。”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新店鎮歷史

相關歷史

新店鎮_新店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