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譚取滅

歷史字典解釋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肋骨比排成一塊)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僖負羈(曹臣)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反其國,必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子何蚤自貳焉。’”又《僖公二十八年》:“晉圍曹。”《左傳.莊公十年》:“齊侯之出也,過譚,譚不禮焉。及其入也,諸侯皆賀,譚又不至。冬,齊師滅譚,譚無禮也。譚子奔莒,同盟故也。”

春秋時,晉公子重耳為避驪姬之亂,曾長期流亡國外。在曹國,曹共公曾乘其浴,偷觀其駢脅。重耳作了晉君後,便派兵攻伐曹國。齊桓公流亡到莒國時,路經譚國。譚國人對他很不禮貌。桓公即位後,各方諸侯都來朝賀,譚國又不至。這年冬天,齊國就派兵滅掉譚國。後因以“曹、譚取滅”為懲儆無禮的典故。

《文選》卷四十三子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此乃吉凶之萌兆,榮辱之所由興也。是故許、以銜璧全國,曹、譚以無禮取滅。”

歷史典故推薦:樂善不倦

樂於做好事,不覺疲倦。《孟子.告子上》:“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清.顧炎武《山陽王君墓志銘》:“雖不學古而暗合於義,仁而愛人,樂善不倦,其天性然也。” 主謂 喜歡做好事而不知疲倦。語出《孟子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曹、譚取滅歷史

相關歷史

曹、譚取滅_曹、譚取滅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