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沐猴而冠

沐猴而冠

諷刺項羽是猴兒戴人帽,外表像人樣,卻無見識才能,難成大事業。後以此典形容人徒具儀表,而無內才;或指人暴躁輕浮,不能成就大事。項羽擺鴻門宴想殺劉邦未成,引兵西進鹹陽,殺死秦王子嬰,焚燒秦王宮室,大火燃燒三個月沒有停止。項羽收取宮中財寶和美女想回江東。這時有人勸項羽說:關中這地方,東有函谷,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四面有險可守,土地肥沃,可以建都完成霸業。項羽因見秦宮已經燒毀,更想回江東老家,便說:富貴不回家鄉,就如穿著錦繡衣服在夜間行走,誰能看得到?勸說的客人退下對人說:“人們說楚人像是猴兒戴人帽,果真如此。”項羽聽到後,用開水鍋煮死了那個說客。此典又作“冠沐猴”、“楚沐猴”、“冠服衣猿狙”、“沐猴”、“沐猴冠冕”、“衣冠沐猴”、“沐猴冠”。

【出典】:

《史記》卷7《項羽本紀》315頁:“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獼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古代用鼎鑊煮死活人的酷刑)說者。”

【例句】:

晉·潘岳《西征賦》:“羽天與而弗取,冠沐猴而縱火。” 唐·李白《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騎土牛滯東魯。” 宋·蘇軾《代辦答梁先》:“強名太守古徐州,忘歸不如楚沐猴。” 宋·范成大《病起初見賓僚》:“浪將冠服衣猿狙,因病偷閒稍自如。” 金·元好問《鴻溝同欽叔賦》:“韓生已死言猶在,千載令人笑沐猴。” 元·石君寶《秋胡戲妻》:“不由咱生嗔怒,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 元·汪元亨《朝天子·歸隱》:“厭襟裙馬牛,笑衣冠沐猴,拂破我歸山袖。” 明·袁宏道《贈散木》:“一字懶操鸚鵡賦,十年空戴沐猴冠。”


主謂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獼猴戴上帽子裝成人樣而獸性不變。比喻徒有其表,用來諷刺虛有地位,實無本領,依附權勢耀武揚威之流。語本《史記·項羽本紀》:“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漢書·伍被傳》:“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耳。”△貶義。多用於評價人品。→濫竽充數 虛有其表 ↔表里如一名不虛立。也作“木猴而冠”、“沐猴冠冕”、“沐猴衣冠”。

沐猴而冠字典分解

成語沐猴而冠的解釋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沐猴的解釋 獼猴。《漢書·西域傳上·罽賓國》:“﹝ 罽賓 ﹞出封牛、水牛、象、大狗、沐猴、孔爵。” 顏師古 注引 郭義恭 《廣志》:“沐猴,即彌猴也。”《詩·小雅·角弓》“

多看看:沐昂【歷史人物】

【生卒】:?—1445明鳳陽府定遠人,字景高。沐晟弟。晟卒,子沐斌居京師,以其代鎮雲南。累遷至右都督,助大軍討平思任發叛亂。卒謚武襄。

沐猴而冠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