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起鶻落,少縱則逝

歷史字典解釋

鶻:打獵用的猛禽。縱:猛然向前或向上。兔子剛躥起來,鶻就猛撲下去,稍有一點放鬆就錯過去了。比喻畫畫、寫作下筆十分迅捷準確,善於抓住感受,捕捉形象。宋.蘇軾《文與可畫篔(yún)簹(dāng)谷偃竹記》:“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遂:通,達。) 也作【兔起鶻落,少縱即逝】。比喻情況發展變化極其迅速,稍一疏忽就失去時機。《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此事如兔起鶻落,少縱即逝,此媼亦捷疾若神矣。”也單作 ① 【兔起鶻落】。明.袁宗道《論文下》:“若使胸中的有所見,苞塞於中,將墨不暇研,筆不暇揮,兔起鶻落,猶恐或逸,況有聞力暇晷,引用古人詞句耶?”梁啓超《義大利建國三傑傳》第二十節:“於是加將軍先畫成竹於胸中,乃以兔起鶻落之手,飄然乘長風以行。”陳衍《石遺雜說》:“(子建詩)世只知‘生存’二語之沉痛,不知非有‘驚風’四語之兔起鶻落,如何接得上?”

歷史典故推薦:故人之意

見“故人之情”。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兔起鶻落,少縱則逝歷史

相關歷史

兔起鶻落,少縱則逝_兔起鶻落,少縱則逝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