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跋山涉水

跋山涉水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後即以“跋山涉水”指翻山過河,遠行艱苦。宋.王回《霍丘縣驛記》:“雖跋山涉水,荒陋遐僻之城,具宗廟社稷者,一不敢缺焉。”秦牧《湘陰熱浪記》:“從全國各個省區,風塵僕僕,跋山涉水專程前來拜訪湘陰的人們,卻絡繹不絕。”亦作“跋山涉川”。宋.吳曾《能改齋漫錄.龍尾道》:“跋山涉川,之任敢辭於艱險。”


見“跋涉山川”。鄧賢《中國知青夢》17章:“艱苦的行程很快耗光了知青們的熱情和體力,於是五天之後,能堅持~到場部聽訊息的知青減少了三分之二。” →風塵僕僕 ↔安步當車

跋山涉水字典分解

成語跋山涉水的解釋 跋山:翻過山嶺;涉水:用腳趟著水渡過大河。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

不妨一看:跋祿羯呫婆國【歷史地名】

在今印度西部納巴達河口之布羅奇附近。唐玄奘 《大唐西域記》 卷11: 跋祿羯呫婆國“周二千四五百里。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

跋山涉水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