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下沾襟

泣下沾襟怎么寫好看

泣下沾襟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泣:低聲哭。襟:衣服前胸部分。哭得眼淚濕了衣襟。形容悲痛哀傷。三國.阮籍《樂論》:“昔季流子向風而鼓琴,聽之者泣下沾襟。”《隋書.堯君素傳》:“歔欷流涕,悲不自勝,左右皆哽咽,通亦泣下沾襟。”《清史稿.李世熊傳》:“元旦,展先人遺像,則泣下沾襟,拜伏不能起,蓋其友出於天性雲。”


主謂 流下的眼淚沾濕了衣襟。語出《尸子》卷下:“曾子每讀《喪禮》,泣下沾襟。”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用於描寫極其悲傷的情狀。→淚如雨下 泣下如雨 泣涕如雨 泣不成聲 ↔歡呼雀躍

詞語分解

  • 泣的解釋 泣 ì 小聲哭:泣訴(哭著控訴)。抽泣。哭泣。涕泣。 眼淚:飲泣。泣下如雨。泣血(a.流眼淚沒有聲,像出血那樣;b.指在喪事期)。 哭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沾襟的解釋 浸濕衣襟。多指傷心落淚。《莊子·應帝王》:“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壺子 。” 唐 白居易 《慈烏夜啼》詩:“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明 夏完淳 《大哀賦》:“瞻山而隕涕,撫草木而沾襟。”

歷史典故推薦:書塗嫩鴉

源見“塗鴉”。謙稱自己的作品拙劣不成熟。明 湯顯祖《牡丹亭》七出:“女郎行那裡應文科判衙,止不過識字兒書塗嫩鴉。”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泣下沾襟歷史

相關歷史

泣下沾襟_泣下沾襟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