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陰一陽之謂道

歷史字典解釋

陰、陽:古代以陰陽解釋萬物化生,凡天地、日月、晝夜、男女等皆分屬陰陽。意即矛盾對立事物的雙方。道:古代唯心主義者所謂的宇宙精神本。古代唯物主義者指為事物的普遍規律。 一陰一陽的矛盾變化就叫做“道”。 表示事物的矛盾對立、互相轉化是自然規律。語出《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序》:“陰陽不測之謂神,一陰一陽之謂道。範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宋.程頤《河南程氏遺書》卷三:“一陰一陽之謂道。道非陰陽也,所以一陰一陽者道也。”師培《文說.耀采篇》:“一陰一陽謂之道,一奇一偶謂之文。”毛澤東《在中國 * 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國古人講:‘一陰一陽之謂道’。不能只有陰沒有陽,或者只有陽沒有陰,這是古代的兩點論。”

歷史典故推薦:溫香渠

晉代石崇所建浴室外之泄水道名“溫香渠”。晉代王嘉《拾遺記》:“石崇為四時浴室,引渠水以為池。池中盛百濯香,漬於水中,浴罷泄水於外,水流之所,名溫香渠。”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一陰一陽之謂道歷史

相關歷史

一陰一陽之謂道_一陰一陽之謂道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