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一瀉千里

一瀉千里

指江河的水勢奔流直下。唐代李白《贈從弟宣州長史昭》詩:“長川豁中流,千里瀉吳會。”後常用來比喻行文的筆調奔放,氣勢磅礴。明代王世貞《文評》:“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瀉千里,而瀠洄滉瀁之狀頗少。”方希直:方孝孺,字希直。亦作“一瀉百里”。唐代韓愈《貞女峽》詩:“懸流轟轟射水府,一瀉百里翻雲濤。”


述補 ①形容江河水勢奔流直下。語本唐·李白《贈從弟宣州長史昭》詩:“長川豁中流,千里瀉吳會。”張賢亮《河的子孫》:“河流在衝決了一道道攔障之後會又恢復常態,~——水仍然是水。”②形容事物發展迅速。楊朔《百花山》:“這以後,革命部隊真是~,到一九四九年初,便進入北京了。”③比喻文章氣勢奔放、流暢。明·王世貞《文評》:“方希直如奔流滔滔,~,而瀠洄祇侂頗少。”△褒義。也作“一瀉百里”、“一瀉萬里”。

一瀉千里字典分解

成語一瀉千里的解釋 瀉: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奔放。也形容價格猛跌不止。

千里的解釋 [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馬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多看看:一朝一夕【歷史典故】

猶言一日一夜,形容時間短暫。《易經》上說:積善的人家,必然多有吉慶遺留給子孫;積惡的人家,必然多有災殃遺留給後代。臣下殺死君主,兒子殺死父親,並非出自一時的偶然,而是逐漸積累的必然結果,只是未能及早的察覺處理啊!所以說,“踏到霜時,堅冰就要來了”,這是必然會發生的結果。【出典】: 《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

一瀉千里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