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旨相公

三旨相公怎么寫好看

三旨相公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此典為王珪身為宰相,庸碌無為,上朝退朝,惟誦聖旨事。王珪(1019-1085年),字禹玉,成都華陽(今屬四川)人。仁宗時進士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執政),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集賢殿大學士。自執政至宰相共六年,無所建樹,惟倡導阿諛順從之風。他本人上朝退朝,惟誦聖旨。上朝時,將各種奏章上呈,說“取聖旨,請皇上裁決”;待神宗批覆後,說“聖旨”;下朝後又對呈遞奏章的人說“已得聖旨”。自己不提任何意見,不作任何決定,也不承擔任何責任和風險。因此,人們譏諷他為“三旨相公”。

【出典】:

《宋史》卷312《王珪傳》10242、10243頁:“熙寧三年拜參知政事,九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然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十為衍字),無所建明,道(通“導”)諛將順。當時目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進呈,雲‘取聖旨’;上可否訖,雲‘領聖旨’;退諭稟事者,雲‘已得聖旨’也。”

【例句】:

清·李暉吉、徐讚《龍文鞭影》2集上卷:“四如給事,三旨相公。”註:“唐(宋)王珪為相,一無建白。上殿進呈,雲‘取聖旨’;上可否訖,雲‘領聖旨’;退諭稟事者,雲‘已得聖旨也’。時稱為‘三旨宰相’。”(四如給事,指宋給事李,使金還,云:“金人上馬如龍,步行如虎,渡山如獺,登城如猿。”時人號為“四如給事”。)


偏正 嘲諷徒擁高位而無能的宰相。後指只能上傳下達碌碌無為,而居要職的人。《宋史·王珪傳》:“自執政凡十六年,無所建明,率道諛將順,當時目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進呈,雲取聖旨,上可否訖,雲領聖旨,退諭稟事者,雲已得聖旨也。”△貶義。用於竊據要職的庸才。→庸庸碌碌↔出類拔萃

詞語分解

  • 三的解釋 三 ā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叄”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相公的解釋 ∶古代妻子對丈夫的敬稱 ∶舊稱成年男子 ∶相君。舊時對宰相的敬稱;泛稱官吏 ∶ * 在京城裡面,逛相公是冠冕堂皇的;不算犯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詳細解釋.舊時對宰相的敬稱。《文選·王粲<從軍詩

歷史典故推薦:百尺高眠

同“百尺臥元龍”。清 吳綺《五彩結同心.過惠山蔣氏酒樓和其年感舊韻》詞:“幾年湖海,飄零已慣,猶然百尺高眠。”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旨相公歷史

相關歷史

三旨相公_三旨相公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