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焦

遺焦怎么寫好看

遺焦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源見“焦尾琴”。喻指被遺棄的良材。明 文徵明《九日游雙塔院次淵明己酉九日韻》:“古來明哲士,取材不遺焦。”

詞語分解

  • 遺焦的解釋 《後漢書·蔡邕傳》:“ 吳 人有燒桐以爨者, 邕 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後以“遺焦”謂遺棄表面燒焦的良木。引申為遺棄人才而不用。 明 文
  • 遺的字典解釋 遺 (遺) í 丟失:遺失。遺落。 漏掉:遺忘。遺漏。 丟失的東西,漏掉的部分:補遺。路不拾遺。 余,留:遺留。遺俗。遺聞。遺址。遺風。遺憾。遺老(a.經歷世變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 焦的字典解釋 焦 ā 物體經火燒變成黑黃色並發硬、發脆:燒焦。焦土。焦頭爛額。 煩躁,著急:焦急。焦慮。焦灼。焦躁不安。 酥,脆:焦脆。焦棗。 喻乾燥到極點:唇焦口燥。焦枯。焦裂。焦渴。 一種質硬、多孔、發熱量高的

歷史典故推薦:允執厥中

允:誠信。執:操持。厥:其,那個。中:適中。 誠實地堅持不偏不倚的正道。 後多指辦事掌握分寸適度。語出《書.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晉書.刑法志》:“載籍也者,決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遺焦歷史

相關歷史

遺焦_遺焦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