硜硜之見

硜硜之見怎么寫好看

硜硜之見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硜硜:本為擊磬的聲音。這裡指淺陋而又固執的樣子。堅持自己看法的謙辭。語本《論語.憲問》:“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偏正 淺薄而又固執的見解。有時也指堅持己見的謙詞。語本《論語·憲問》:“子擊磬於,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磐乎!’既而曰:‘鄙哉! 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21首:“此仆平日硜硜之見,如董生來,即以此言告之。”△貶義。多用於形容無知又僵化的思想認識。也作“硜硜之愚”。

詞語分解

  • 硜硜的解釋 形容一個人見識淺薄又非常固執的樣子不知老大王克守臣節,硜硜不貳,雖在羑里,定無怨言。;;《封神演義》
  • 見的解釋 見 (見) à 看到:看見。罕見。見微知著。見義勇為。見異思遷。 接觸,遇到:怕見風。見習。 看得出,顯得出:見效。相形見絀。 (文字等)出現在某處,可參考:見上。見下。 會晤:會見。接見。 對事物觀

歷史典故推薦:夏五

同“夏五郭公”。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公文介論樂府》:“中間豈無陶陰之誤,夏五之脫?”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硜硜之見歷史

相關歷史

硜硜之見_硜硜之見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