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不如一靜

歷史字典解釋

宋.端義《貴耳集》卷上:“(宋)宗幸天竺及靈隱,有僧靜輝相隨。見飛來峰,問輝曰:‘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對曰:‘一動不如一靜。’”

相傳宋孝宗到杭州天竺和靈隱寺遊玩,看見飛來峰,就和相隨的和尚靜輝打趣說:既是飛來峰,如何不飛去?和尚機智地回答說:一動不如一靜。後因以“一動不如一靜”用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典故。

《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園破笠》:“一動不如一靜,勸你息了心罷!”


主謂 指動不如靜,後多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紅樓夢》57回:“一動不如一靜。我們這裡就算好人家,別的都容易,最難得的是從小兒一處長大,脾氣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王西彥《春寒》:“一動不如一靜,看看事態的發展再說。”△多用於觀念方面。

詞語分解

  • 一動的解釋 .一次舉動;一個行動。《左傳·昭公十五年》:“禮,王之大經也;一動而失二禮,無大經矣。”《二程遺書》卷二四:“聖人一言一動無不合於天理如此。”.一經發動;一有所舉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昔 文王

歷史典故推薦:赤伏

同“赤伏符”。唐 張說《上黨舊宮述聖頌》:“赤伏歸於漢光。”宋 范成大《丙午東宮壽詩》:“黃離增煥炳,赤伏衍明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一動不如一靜歷史

相關歷史

一動不如一靜_一動不如一靜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