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歷史字典解釋

其他 親眼見到的可靠,聽人家說的不可靠。周立波《山鄉巨變》上5:“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聽人說的靠不住。”蔭榮《興唐傳》:“常言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流言不能聽信。”△多用於表示對耳聞的事物的懷疑。→百聞不如一見。也省作“眼見為實”。

詞語分解

  • 眼見的解釋 .眼看;目睹。 唐 杜甫 《絕句漫興》之一:“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宋 程垓 《洞庭春色》詞:“多少事,有垂楊眼見,紅燭心知。”《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真是天翻地覆的事,若不眼見,

歷史典故推薦:林下清風

同“林下風氣”。《天雨花》一回:“我思女子之中,若通些文藝,必竟脫俗,就是不美,自有一種文雅可觀,料不是油鹽醬醋的惡氣。必然言談舉止,都帶些林下清風。” 見“林下風氣”。《天雨花》回:“我思女子之中,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歷史

相關歷史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_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