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鉤竊國

竊鉤竊國怎么寫好看

竊鉤竊國怎么寫好看

盜竊小的要遭誅殺,盜竊大的反受爵賞。《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之門,而存焉。”成英疏:“鉤者,腰帶鉤也。……今私竊鉤帶,必遭刑戳,齊國,翻獲諸侯。”常用“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諷刺舊社會法律虛偽或法制敗壞。


並列 竊鉤,偷小東西。竊國,竊取國家政。本作“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偷小東西的要被處死,竊取國家政權的卻成為王侯。引申形容天道不公。語本《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例]他受賄幾千萬隻了無期,真是竊鉤竊國。△貶義。用來抨擊法律的虛偽性、法制的敗壞及賞罰不公平等。也作“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詞語分解

  • 竊鉤的解釋 偷腰帶鉤。謂小偷小摸。 明 儲國楨 《雜詠》:“羣盜竊鉤終問鼎,元戎籌國並齎糧。” 續範亭 《感言》:“古人有竊國竊鉤之喻,今日竟有竊黨而兼竊國者,當得何罪?”參見“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
  • 竊國的解釋 竊取國家大權詳細解釋篡奪國家政權。《荀子·正論》:“可以有竊國,不可以有竊天下也。”《燕京雜詩》:“歲既晏兮孰華予,竊國者侯竊鉤誅。”

歷史典故推薦:掌絲綸

比喻代皇帝草擬或掌管詔書。唐白居易《餘思未盡加為六韻重寄微之》詩: “走筆往來盈捲軸,除官遞互掌絲綸。” 參見:○絲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竊鉤竊國歷史

相關推薦